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导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2 关于甘肃省对外贸易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2.3 简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20-21页 |
1.4.1 本文的创新 | 第20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0-21页 |
2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第21-30页 |
2.1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相关概述 | 第21-23页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1-22页 |
2.1.2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2.1 循环经济学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低碳经济学理论 | 第24页 |
2.2.3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第24-25页 |
2.2.4 考虑环境要素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25-27页 |
2.2.5 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0-46页 |
3.1 贸易规模 | 第30-34页 |
3.1.1 进出口规模 | 第30-32页 |
3.1.2 外贸依存度 | 第32-34页 |
3.2 对外贸易结构 | 第34-41页 |
3.2.1 进出口商品结构 | 第34-36页 |
3.2.2 贸易方式结构 | 第36-38页 |
3.2.3 贸易主体结构 | 第38页 |
3.2.4 贸易市场结构 | 第38-41页 |
3.3 贸易竞争力 | 第41-43页 |
3.3.1 初级产品竞争力 | 第41-42页 |
3.3.2 工业制成品竞争力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4 甘肃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测算 | 第46-71页 |
4.1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6-53页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6-47页 |
4.1.2 指标体系的指标选择 | 第47-51页 |
4.1.3 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 | 第51-53页 |
4.2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4.2.1 建模思路和测算方法 | 第53页 |
4.2.2 模型测算方法 | 第53-54页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第54-59页 |
4.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第54-56页 |
4.3.2 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 | 第56-59页 |
4.4 实证分析结果 | 第59-69页 |
4.4.1 甘肃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总效益分析 | 第59页 |
4.4.2 甘肃省对外贸易各效益指标分析 | 第59-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5 提高甘肃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 第71-78页 |
5.1 实施绿色贸易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 第71-72页 |
5.2 利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契机,不断提高贸易开放度 | 第72-73页 |
5.3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 | 第73-75页 |
5.4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75页 |
5.5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 | 第75-76页 |
5.6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助推省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 第76-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