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的测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核心概念第10-11页
        1.2.1 社会组织联盟第10页
        1.2.2 政治功能第10-11页
    1.3 相关理论第11-14页
        1.3.1 人民团体——统一战线理论第11页
        1.3.2 法团主义理论第11-12页
        1.3.3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第12-13页
        1.3.4 治理理论第13-14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1.4.1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4.2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1.4.3 研究现状综述第17-18页
    1.5 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8-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8页
        1.5.2 研究目的第18-20页
第二章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测评体系的构建第20-29页
    2.1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的三维度第20-25页
        2.1.1 行业自治第21-22页
        2.1.2 社会有机团结第22-23页
        2.1.3 公共政策参与第23-25页
    2.2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测评体系的确立第25-29页
        2.2.1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测评体系建立的原则第25-26页
        2.2.2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测评体系的构建第26-27页
        2.2.3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测评指标的量化第27-29页
第三章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测评的应用—以山东公益联盟为例第29-41页
    3.1 山东公益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的数据分析第29-35页
        3.1.1 问卷设计第29-30页
        3.1.2 调查的实施第30页
        3.1.3 数据可靠性检验第30-32页
        3.1.4 山东公益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的数据分析第32-35页
        3.1.5 山东公益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的数据分析结论第35页
    3.2 山东公益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的现状分析第35-41页
        3.2.1 山东公益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的现状第36-40页
        3.2.2 山东公益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的现状总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测评的完善第41-47页
    4.1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测评的理论完善第41-44页
        4.1.1 强化测评针对性,建立测评重点不同的测评体系第41-43页
        4.1.2 加强测评的动态和对比研究第43页
        4.1.3 引入潜在的指标变量第43-44页
    4.2 社会组织联盟政治功能有效性测评的实证完善第44-47页
        4.2.1 样本采集的完善第44-45页
        4.2.2 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5页
        4.2.3 识别关键指标第45-46页
        4.2.4 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建立测评模型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1第50-54页
附录2第54-55页
附录3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谈现代与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技法
下一篇:论“墨韵”在创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