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 第12页 |
1.2 重金属离子废水污染 | 第12-15页 |
1.2.1 重金属离子废水来源及其危害 | 第12-13页 |
1.2.2 目前主要的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方法 | 第13-15页 |
1.3 膨润土 | 第15-19页 |
1.3.1 膨润土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 第15-16页 |
1.3.2 膨润土的改性方法 | 第16-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钠-膨润土及其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21-39页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2 PAANa-Bent的合成 | 第22-23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23-26页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3页 |
2.3.2 Zeta-电位测试 | 第23-24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第24页 |
2.3.4 热失重测试(TG/DTA) | 第24页 |
2.3.5 N_2吸附-脱附 | 第24页 |
2.3.6 X射线衍射(XRD) | 第24-25页 |
2.3.7 Pb~(2+)吸附试验 | 第25-26页 |
2.3.8 解吸附试验 | 第26页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6-38页 |
2.4.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2.4.2 Zeta-电位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2.4.3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2.4.4 热失重结果分析 | 第29页 |
2.4.5 N_2吸附-脱附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2.4.6 XRD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2.4.7 时间因素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1-33页 |
2.4.8 pH值对于Pb~(2+)吸附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2.4.9 Pb~(2+)初始浓度因素及吸附等温式 | 第35-37页 |
2.4.10 解吸附实验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丙磺酸基功能化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Pb~(2+)吸附行为的研究 | 第39-55页 |
3.1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39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2 Bent-SO_3H的合成 | 第40-41页 |
3.3 测试与表征 | 第41-43页 |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41页 |
3.3.2 Zeta-电位测试 | 第41页 |
3.3.3 X射线衍射(XRD) | 第41-42页 |
3.3.4 热失重测试(TG/DTA) | 第42页 |
3.3.5 Pb~(2+)吸附试验 | 第42-43页 |
3.3.6 解吸附试验 | 第43页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3-53页 |
3.4.1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3.4.2 Zeta-电位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4.3 XRD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4.4 热失重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3.4.5 时间因素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7-49页 |
3.4.6 pH值对于Pb~(2+)吸附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7 Pb~(2+)初始浓度因素及吸附等温式 | 第50-53页 |
3.4.8 解吸附实验 | 第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