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6-19页 |
1.2.3 简要评析 | 第19-20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2 公民生育权与社会抚养费征收法律制度基本概述 | 第22-32页 |
2.1 公民生育权概述 | 第22-27页 |
2.1.1 生育与生育权的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1.2 生育权的具体内容 | 第24-25页 |
2.1.3 生育权的限制和保护 | 第25-27页 |
2.2 社会抚养费征收法律制度概述 | 第27-32页 |
2.2.1 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的演变历程 | 第27-29页 |
2.2.2 社会抚养费的性质 | 第29-32页 |
3 社会抚养费征收的理论基础 | 第32-35页 |
3.1 适度人口理论 | 第32-33页 |
3.2 公共利益理论 | 第33-34页 |
3.3 社会公平理论 | 第34-35页 |
4 公民生育权视角下社会抚养费征收法律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 第35-42页 |
4.1 从生育权与社会公共资源占有的角度分析 | 第35-36页 |
4.2 从生育权权利与义务统一性的角度分析 | 第36-37页 |
4.3 从生育权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角度分析 | 第37-38页 |
4.4 从“全面二孩”实施一周年的效果分析 | 第38-42页 |
5 社会抚养费征收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2-53页 |
5.1 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5.1.1 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5.1.2 缺乏统一的规定 | 第44-45页 |
5.2 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45-53页 |
5.2.1 征收主体多样化 | 第45页 |
5.2.2 征收对象不合理 | 第45-47页 |
5.2.3 征收标准不明确 | 第47-49页 |
5.2.4 缺乏减征、免征社会抚养费的规定 | 第49-50页 |
5.2.5 缺乏统一的征收程序 | 第50-51页 |
5.2.6 社会抚养费监管和使用存在漏洞 | 第51-53页 |
6 社会抚养费征收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53-64页 |
6.1 完善立法 | 第53-54页 |
6.1.1 尽快出台《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 | 第53-54页 |
6.1.2 规范各省有关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 第54页 |
6.2 完善社会抚养费征收环节的制度设计 | 第54-57页 |
6.2.1 明确社会抚养费的性质和目的 | 第54-55页 |
6.2.2 统一征收主体 | 第55页 |
6.2.3 规范征收对象 | 第55-56页 |
6.2.4 明确征收的内容 | 第56页 |
6.2.5 合理规划征收标准 | 第56页 |
6.2.6 明确减征、免征社会抚养费的条件及范围 | 第56-57页 |
6.2.7 建立统一的征收程序 | 第57页 |
6.3 完善社会抚养费监管和使用环节的制度设计 | 第57-60页 |
6.3.1 明确社会抚养费的用途 | 第57-58页 |
6.3.2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 第58-59页 |
6.3.3 建立征信诚信体系 | 第59-60页 |
6.4 完善社会抚养费相关的配套机制 | 第60-64页 |
6.4.1 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 | 第60-61页 |
6.4.2 完善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 | 第61-64页 |
7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