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生物多样性概念和概况 | 第9-11页 |
1.2.1 生物多样性概念提出 | 第9页 |
1.2.2 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层次 | 第9-10页 |
1.2.3 城市生物多样性 | 第10页 |
1.2.4 生态系统与城市绿地 | 第10-11页 |
1.2.5 生物多样性受破坏的原因 | 第11页 |
1.3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第11-12页 |
1.4 植物多样性 | 第12页 |
1.5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5.1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 第12-13页 |
1.5.2 国内生物多样保护现状 | 第13页 |
1.5.3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13-14页 |
1.6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7 规划区概况 | 第14-16页 |
1.7.1 区域范围 | 第14-15页 |
1.7.2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1.7.3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1.7.4 气候 | 第15-16页 |
1.7.5 植被概况 | 第16页 |
1.8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9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呼和浩特市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 | 第18-34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2.2 植物多样性 | 第18-24页 |
2.2.1 主要植物种类调查 | 第18-24页 |
2.2.2 植物多样性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4页 |
2.3 动物多样性 | 第24-25页 |
2.3.1 野生动物现状 | 第24-25页 |
2.3.2 城区动物特点与存在问题 | 第25页 |
2.4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分析 | 第25页 |
2.5 植物群落 | 第25-34页 |
2.5.1 典型公园斑块 | 第26-29页 |
2.5.2 典型广场斑块 | 第29-30页 |
2.5.3 典型道路绿化 | 第30-31页 |
2.5.4 生态连接度 | 第31-33页 |
2.5.5 生态连接度分析 | 第33页 |
2.5.6 植物群落现状与问题 | 第33-34页 |
3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第34-52页 |
3.1 规划目标 | 第34页 |
3.1.1 规划总目标(2016-2030年) | 第34页 |
3.1.2 近期目标(2016-2020年) | 第34页 |
3.1.3 远期目标(2021年-2030年) | 第34页 |
3.2 规划思路 | 第34-35页 |
3.3 规划设计原则 | 第35页 |
3.4 遗传多样性保护规划 | 第35-36页 |
3.4.1 遗传多样性规划目标 | 第36页 |
3.4.2 遗传多样性规划措施 | 第36页 |
3.4.3 遗传多样性规划发展方向 | 第36页 |
3.5 植物多样性规划 | 第36-41页 |
3.5.1 城区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第37-38页 |
3.5.2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第38-40页 |
3.5.3 树种规划 | 第40-41页 |
3.6 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第41-43页 |
3.6.1 鸟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第41-42页 |
3.6.2 鱼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第42-43页 |
3.7 呼和浩特典型生态系统规划 | 第43-46页 |
3.7.1 规划目标 | 第43-44页 |
3.7.2 规划结构 | 第44页 |
3.7.3 保护措施 | 第44-46页 |
3.8 市区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第46页 |
3.9 生物生态廊道保护规划 | 第46-52页 |
3.9.1 环状绿道与生态绿楔 | 第46-47页 |
3.9.2 生态廊道的结构 | 第47-49页 |
3.9.3 生态廊道构筑 | 第49-50页 |
3.9.4 生态廊道构筑意义 | 第50-52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4.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52页 |
4.2 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