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访问控制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2.4 数据权限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概念 | 第20-28页 |
2.1 工作流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2.1.1 工作流概念 | 第20-21页 |
2.1.2 工作流管理系统及其体系结构模型 | 第21-22页 |
2.1.3 工作流功能及其分类 | 第22-24页 |
2.1.4 工作流应用优势 | 第24页 |
2.2 访问控制技术 | 第24-25页 |
2.2.1 访问控制技术模型 | 第24-25页 |
2.2.2 访问控制的需求 | 第25页 |
2.3 数据权限 | 第25-27页 |
2.3.1 数据权限技术 | 第25-26页 |
2.3.2 数据权限需求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 第28-42页 |
3.1 访问控制技术的相关概念 | 第28-29页 |
3.2 访问控制模型分析 | 第29-35页 |
3.2.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 第29-32页 |
3.2.2 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 | 第32-33页 |
3.2.3 基于角色和任务的访问控制 | 第33-35页 |
3.3 基于可变工作流的动态分发访问控制模型 | 第35-41页 |
3.3.1 动态判定访问控制模型介绍 | 第35-36页 |
3.3.2 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36-38页 |
3.3.3 基本概念及描述 | 第38-39页 |
3.3.4 访问控制流程任务授权过程描述 | 第39页 |
3.3.5 可变工作流的动态分发算法 | 第39-40页 |
3.3.6 模型特点及优势分析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数据权限模型研究 | 第42-50页 |
4.1 数据权限相关概念 | 第42-43页 |
4.2 基于RBAC的权限模型 | 第43-44页 |
4.3 基于RBAC权限模型的改进 | 第44-47页 |
4.3.1 基于RBAC权限改进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44页 |
4.3.2 数据权限模型的设计 | 第44-46页 |
4.3.3 数据权限模型的实现 | 第46-47页 |
4.3.4 模型特点及优势分析 | 第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五章 基于工作流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62页 |
5.1 工作理论技术及权限模型的引入 | 第50页 |
5.2 基于工作流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优势 | 第50-52页 |
5.3 基于工作流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第52-54页 |
5.3.1 系统功能需求 | 第52-53页 |
5.3.2 系统性能需求 | 第53页 |
5.3.3 安全性需求 | 第53-54页 |
5.4 基于工作流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 | 第54-56页 |
5.4.1 软件架构设计 | 第54-55页 |
5.4.2 系统设计 | 第55-56页 |
5.5 基于工作流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 | 第56-61页 |
5.5.1 系统登录及主要功能界面 | 第56-57页 |
5.5.2 系统的人员管理及权限设置 | 第57-58页 |
5.5.3 流程设计管理 | 第58-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