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第12-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胎盘效率概述 | 第14-16页 |
·胎盘效率与子宫容积的关系 | 第14-15页 |
·胎盘效率在家畜上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OPN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OPN基因的分子结构 | 第17-19页 |
·OPN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 | 第19-20页 |
·OPN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页 |
·OPN基因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 第20-23页 |
·OPN基因与胚胎着床 | 第20-22页 |
·OPN基因与妊娠维持 | 第22页 |
·OPN基因与繁殖性状 | 第22-23页 |
·分子标记方法概述 | 第23-25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 第24页 |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 第24页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 第24页 |
·微卫星(SSR) | 第24-25页 |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 第25页 |
·分子遗传标记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8-3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第3章 山羊的胎盘效率、胎盘性状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分析 | 第30-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实验动物 | 第30页 |
·实验用材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妊娠母羊的饲养 | 第30页 |
·相关性状的测定 | 第30-31页 |
·实验分组 | 第31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1页 |
·相关数据的计算 | 第31页 |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群体的基础统计量 | 第31-32页 |
·不同胎盘效率组的繁殖性能比较 | 第32页 |
·不同胎次间的繁殖性能、胎盘性状的比较 | 第32-33页 |
·不同产羔类型间的繁殖性能、胎盘性状的比较 | 第33-34页 |
·各性状间简单相关系数估计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40页 |
·实验母羊的选择 | 第35-36页 |
·山羊胎盘效率、胎盘性状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 第36-38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38-40页 |
第4章 山羊OP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胎盘性状、繁殖性能的相关分析 | 第40-60页 |
·试验材料 | 第40-42页 |
·试验动物 | 第40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40-42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8页 |
·全血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42-43页 |
·山羊OPN基因的扩增 | 第43-45页 |
·山羊OPN基因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5页 |
·SSCP带型区分 | 第45-46页 |
·不同带型的克隆测序与序列比对 | 第46页 |
·山羊OPN基因SNP数据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山羊OPN基因多态性与山羊胎盘性状、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6页 |
·山羊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8页 |
·山羊OPN基因启动子、外显子6、外显子7的扩增与PCR产物的克隆 | 第48-50页 |
·山羊OPN基因的PCR-SSCP结果 | 第50-51页 |
·山羊OPN基因启动子区的SNP位点分析 | 第51-52页 |
·山羊OPN外显子6的SNP位点分析 | 第52-53页 |
·山羊OPN外显子7的SNP位点分析 | 第53页 |
·不同位点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53-54页 |
·OPN基因不同位点不同基因型与山羊胎盘性状、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第54-56页 |
·讨论 | 第56-60页 |
·实验母羊的选择 | 第56页 |
·OPN基因的多态性 | 第56-59页 |
·山羊OP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胎盘性状、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第59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59-6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