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J.K.罗琳小说创作概况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生活经历与创作成功的原因 | 第14-21页 |
(一)罗琳的生活经历与文学创作旨趣 | 第14-17页 |
1.早年经历 | 第14-16页 |
2.文学创作旨趣 | 第16-17页 |
(二)资本主义社会与艺术生产的冲突及进步艺术做出的选择 | 第17-21页 |
二、《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原始文化元素 | 第21-31页 |
(一)万物有灵 | 第22-25页 |
1. 概念由来 | 第22页 |
2.《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万物有灵论”的体现 | 第22-25页 |
(二)巫术 | 第25-31页 |
1.巫术的传统 | 第25-26页 |
2.《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巫术元素 | 第26-29页 |
3.巫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 第29-31页 |
三、女巫形象的嬗变 | 第31-42页 |
(一)古老的血痕 | 第31-35页 |
1.猎巫始末 | 第31-34页 |
2.迫害女巫的原因 | 第34-35页 |
(二)罗琳笔下的女巫形象 | 第35-42页 |
1.莫丽·韦斯莱——母亲原型 | 第36-37页 |
2.芙蓉·德拉库尔——爱与美的体现 | 第37-38页 |
3.其他女巫群像 | 第38-40页 |
4.女巫形象的新解读——女巫向女神的飞升 | 第40-42页 |
四、巫文化与女巫形象现代建构的意义 | 第42-46页 |
(一)对苏格兰文化发展的意义 | 第42-43页 |
(二)对当代世界文学的意义 | 第43-44页 |
(三)对丰富当代想象方式的价值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