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道混凝土底板及驳岸挡墙跳仓施工工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2 技术线路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 第13-17页 |
2.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定义 | 第13页 |
2.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2.2.1 水泥水化热 | 第13页 |
2.2.2 混凝土的导热性能 | 第13-14页 |
2.2.3 约束条件 | 第14页 |
2.2.4 外界气温影响 | 第14页 |
2.2.5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 第14-15页 |
2.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办法 | 第15-17页 |
2.3.1 控制早期塑性收缩裂缝策略 | 第15页 |
2.3.2 设计方面控制裂缝的方法 | 第15-16页 |
2.3.3 施工方面控制裂缝的方法 | 第16页 |
2.3.4 材料方面控制裂缝的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变形裂缝计算分析 | 第17-21页 |
3.1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7页 |
3.2 收缩裂缝 | 第17-18页 |
3.2.1 收缩裂缝产生机理 | 第17页 |
3.2.2 收缩应变值的计算 | 第17-18页 |
3.3 温度裂缝 | 第18-21页 |
3.3.1 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 | 第18页 |
3.3.2 温度裂缝的计算方法 | 第18-21页 |
第四章 大体积混凝土的分块跳仓浇筑理论 | 第21-24页 |
4.1 分块跳仓浇筑短距离应力释放施工方法原理 | 第21页 |
4.2 分块跳仓浇筑施工理论计算分析 | 第21-24页 |
4.2.1 模型分析 | 第21页 |
4.2.2 跳仓间距的确定 | 第21-24页 |
第五章 跳仓工法在克拉玛依河道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第24-41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24-29页 |
5.1.1 克拉玛依市简介和“引水工程”城市段 | 第24页 |
5.1.2 区域地质构造 | 第24-25页 |
5.1.3 主体工程 | 第25-26页 |
5.1.4 工程设计 | 第26-29页 |
5.2 工法原理及工法特点 | 第29页 |
5.2.1 工艺原理 | 第29页 |
5.2.2 工法特点 | 第29页 |
5.3 克拉玛依河改造工程跳仓施工工法的应用 | 第29-36页 |
5.3.1 施工工艺流程 | 第29-30页 |
5.3.2 操作要点 | 第30-34页 |
5.3.3 跳仓浇筑混凝土 | 第34-36页 |
5.4 材料与设备 | 第36-37页 |
5.4.1 主要施工设备 | 第36页 |
5.4.2 主要使用材料 | 第36-37页 |
5.5 质量控制 | 第37-38页 |
5.5.1 执行标准 | 第37页 |
5.5.2 质量保证措施 | 第37-38页 |
5.6 分块跳仓浇筑综合技术措施的计算分析 | 第38-40页 |
5.7 分块跳仓浇筑综合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 | 第40-41页 |
5.7.1 经济效益 | 第40页 |
5.7.2 社会效益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