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协调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引言第8-11页
 (一) 研究的现状和水平第8-10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1. 研究思路第10页
  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一、理论基础第11-16页
 (一)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第11-12页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2-13页
 (三) 生态观和生态环境保护第13-14页
 (四) 利益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第14-16页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利益相关分析第16-24页
 (一)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的表现形式第16-19页
  1. 农户的利益第16-18页
  2. 农村经济发展的权益第18页
  3. 地方政府的政治利益第18-19页
  4. 企业的发展利益第19页
 (二) 利益的特殊性第19-20页
 (三) 利益矛盾的根源探究第20-24页
  1. 主体的有限理性和理性缺失第20-21页
  2. 利益集团的自利性第21-22页
  3. 地方政府的自利性第22-23页
  4. 环保部门的自利性第23-24页
三、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相关分析第24-30页
 (一) 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利益因素分析第24-26页
  1. 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第24-25页
  2. 利益冲突的影响第25页
  3. 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利益的相关经济制度的缺失第25-26页
 (二)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主体的利益分析第26页
 (三) 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第26-30页
  1. 村民之间第26-27页
  2. 政府与企业第27页
  3. 企业与村民第27-28页
  4. 村民与政府第28页
  5. 政府(上下级)之间第28-30页
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利益协调的途径第30-38页
 (一) 利益协调的政策途径第30-31页
  1. 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生态利益平衡机制第30页
  3.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第30-31页
 (二) 利益协调经济途径——建立完善复合的生态补偿机制第31-33页
  1. 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遵循的原则第31-32页
  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第32-33页
 (三) 利益协调行政途径第33-35页
  1. 政府部门实施宏观调控,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第34页
  2. 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绩考核制度第34-35页
  3. 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舆论监督机制第35页
 (四) 利益协调的观念途径第35-38页
  1. 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第36页
  2. 加强法制教育,引导村民进行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第36页
  3.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第36-38页
五、结论第38-39页
注释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u2O-氧化物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掺杂CaO、CoO对NiCuZn铁氧体的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