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1页
 一、选题意义第8页
 二、文献综述第8-9页
 三、研究方法第9-11页
第一章 代表与选民关系的理论研究第11-21页
 第一节 “代表”和“选民”的概念解析第11-13页
  一、代表的概念解析第11页
  二、选民的概念第11-12页
  三、代表和选民关系的含义解析第12-13页
 第二节 西方代表和选民关系理论分析第13-16页
  一、代表与选民关系的既有学说第13-15页
  二、三种既有学说的比较分析第15-16页
 第三节 我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的理论分析第16-21页
  一、我国宪法理论界对于人大代表和选民关系的理论主张第16-17页
  二、我国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关系第17-21页
第二章 我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的规范分析第21-23页
 第一节 代表选举产生的法律规范第21-22页
 第二节 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法律规范第22页
 第三节 选民监督与罢免代表的法律规范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关系的现状分析第23-36页
 第一节 我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的实际运作分析第23-26页
  一、代表产生过程中,人大代表和选民的关系分析第23-24页
  二、代表实际履职中,人大代表和选民关系的分析第24-25页
  三、选民监督和罢免代表体制中,人大代表和选民的关系分析第25-26页
 第二节 我国代表与选民关系存在的问题第26-34页
  一、直接选举中,选民选举代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二、间接选举中,选民选举代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三、代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四、选民监督和罢免代表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第三节 我国代表与选民关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4-36页
  一、我国选举理念认识的偏差第34-35页
  二、代表履职中,对其与选民关系的定位模糊第35-36页
第四章 我国人大代表和选民关系的完善第36-44页
 第一节 完善我国选举理念认识第36-39页
  一、树立全面正确的平等观第36-37页
  二、树立竞争观第37-38页
  三、促进选举理念与制度设计的一致性第38-39页
 第二节 完善代表履职过程中代表与选民的关系第39-42页
  一、依法明确代表履职时的身份关系第39-41页
  二、完善代表履职保障制度第41-42页
 第三节 完善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机制第42-44页
  一、健全述职制度第42页
  二、建立询问制度第42页
  三、完善具体的监督罢免程序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存无忧:刍议生存救助标准之统一
下一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共享”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