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高寒森林溪流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变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符号说明第15-18页
1 前言第18-20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20-24页
3 研究方案第24-40页
    3.1 研究目标第24页
    3.2 研究内容第24页
    3.3 研究区域概况第24-25页
    3.4 研究方法第25-39页
        3.4.1 凋落物收集第25页
        3.4.2 定位样地设置与凋落物分解实验第25-27页
        3.4.3 动态采样及前处理第27-35页
            3.4.3.1 动态取样第27-30页
            3.4.3.2 土壤和水样特征分析第30-35页
        3.4.4 微生物指标分析测试第35-39页
            3.4.4.1 实时定量PCR第35-38页
            3.4.4.2 DGGE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第38-39页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9-40页
4 结果与讨论第40-106页
    4.1 不同监测样地温度和大气温度随季节变化的特征第40-42页
    4.2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变化第42-63页
        4.2.1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细菌16S rDNA基因丰度第42-47页
            4.2.1.1 水环境或土壤中细菌16S rDNA基因丰度第42-45页
            4.2.1.2 凋落叶中细菌16S rDNA基因丰度第45-47页
        4.2.2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真菌18S rDNA基因丰度第47-51页
            4.2.2.1 水环境或土壤中真菌18S rDNA基因丰度第47-50页
            4.2.2.2 凋落叶中真菌18S rDNA基因丰度第50-51页
        4.2.3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好氧不产氧光合菌pufM基因丰度第51-60页
            4.2.3.1 水环境或土壤中好氧不产氧光合菌pufM基因丰度第51-52页
            4.2.3.2 凋落叶中好氧不产氧光合菌pufM基因丰度第52-60页
        4.2.4 小结与讨论第60-63页
    4.3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DGGE分析第63-106页
        4.3.1 细菌群落DGGE分析第64-81页
            4.3.1.1 细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第64-66页
            4.3.1.2 细菌群落相似度第66-76页
            4.3.1.3 DGGE图谱中代表性条带的测序分析第76-81页
        4.3.2 真菌群落DGGE分析第81-93页
            4.3.2.1 真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第81-83页
            4.3.2.2 真菌群落相似度第83-89页
            4.3.2.3 DGGE图谱中代表性条带的测序分析第89-93页
        4.3.3 好氧不产氧光合菌群DGGE分析第93-103页
            4.3.3.1 好氧不产氧光合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第93-94页
            4.3.3.2 好氧不产氧光合菌群落相似度第94-100页
            4.3.3.3 DGGE图谱中代表性条带的测序分析第100-103页
        4.3.4 小结与讨论第103-10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06-110页
    5.1 结论第106-108页
    5.2 展望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质性视角下农户对林业补贴政策的满意度研究--基于南江县、冕宁县的调研
下一篇:泸州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烟叶特色形成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