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金堂县农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相关概念第12-14页
        1.3.1 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概念第12-13页
        1.3.2 土地财产性收入的概念第13-14页
    1.4 研究框架第14页
    1.5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1 文献搜集法第14-15页
        1.5.2 实证分析法第15页
        1.5.3 对比分析法第15页
    1.6 数据来源第15页
    1.7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8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2 国内外财产性收入研究综述第17-22页
    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2.3 文献述评第21-22页
3 金堂县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第22-37页
    3.1 金堂县简介第22-23页
    3.2 金堂县农民主要收入现状第23-24页
    3.3 金堂县农民的纯收入与财产性收入现状第24-26页
    3.4 金堂县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对比第26-27页
    3.5 金堂县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现状第27-34页
        3.5.1 金堂县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现状第27-28页
        3.5.2. 金堂县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措施第28-34页
            3.5.2.1 开展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第28-30页
            3.5.2.2 稳步推进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改革第30页
            3.5.2.3 建立健全金堂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流转平台第30-33页
            3.5.2.4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第33-34页
    3.6 金堂县与荣县、温江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比较第34-37页
4 金堂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问题第37-39页
    4.1 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存在差距第37-38页
    4.2 现行士地管理制度瓶颈问题第38页
    4.3 农村产权的抵押担保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第38-39页
    4.4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理财、贷款成难题第39页
5 金堂县农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分析第39-48页
    5.1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第39-40页
    5.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模型第40-41页
    5.3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第41页
    5.4 指标选择第41-42页
    5.5 分析过程第42-47页
    5.6 分析结果第47-48页
6 提高金堂县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第48-52页
    6.1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夯实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第48-49页
    6.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第49页
    6.3 发展农村金融市场,重视完善金融体系第49-51页
    6.4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投资理财意识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雅安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巴州区中药产业招商引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