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产物的利用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清单 | 第10-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37页 |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技术 | 第15-20页 |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的原理 | 第16-17页 |
·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产物的性质 | 第17-19页 |
·固体产物利用途径分析 | 第19-20页 |
·活性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第20-30页 |
·活性炭的性能及应用 | 第21-22页 |
·制备活性炭的原料 | 第22-23页 |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第23-25页 |
·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 | 第25-29页 |
·灰分对活性炭的影响 | 第29-30页 |
·活性炭脱灰 | 第30页 |
·煤炭的脱灰方法 | 第30-35页 |
·煤炭中的矿物质及其组成 | 第31页 |
·煤炭的脱灰方法 | 第31-33页 |
·碱-酸法脱灰工艺 | 第33-35页 |
·本课题的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3 实验部分 | 第37-45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活性炭制备工艺 | 第38-41页 |
·成型 | 第38-39页 |
·炭化 | 第39页 |
·活化 | 第39-40页 |
·脱灰处理 | 第40-41页 |
·测试及计算方法 | 第41-45页 |
·活性炭烧失率、收率的计算 | 第41页 |
·碘吸附值的测试 | 第41-42页 |
·甲基蓝吸附值的测试 | 第42页 |
·比表面积的测试及孔径分布计算 | 第42-43页 |
·其它分析测试及仪器 | 第43-45页 |
4 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产物的性质表征 | 第45-51页 |
·固体产物组成与特性 | 第45-46页 |
·固体产物物理形态 | 第46-48页 |
·固体产物热重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固体产物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 第51-69页 |
·固体产物制备活性炭的影响因素 | 第51-59页 |
·炭化条件的确定 | 第51-52页 |
·活化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 第52-56页 |
·水蒸汽空速的影响 | 第56-57页 |
·成型颗粒大小的影响 | 第57-58页 |
·粘结剂的影响 | 第58-59页 |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 | 第59-60页 |
·活性炭的酸处理 | 第60-64页 |
·固体产物直接水蒸汽活化过程中灰分的变化 | 第60-61页 |
·酸处理活性炭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61-64页 |
·原煤水蒸汽活化结果 | 第64-65页 |
·固体产物水蒸汽活化反应表观动力学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6 固体产物脱灰处理后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 第69-91页 |
·固体产物脱灰处理研究 | 第69-76页 |
·酸处理过程对脱灰效果的影响 | 第69-70页 |
·碱处理过程对脱灰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碱-酸处理对矿物质的脱除规律 | 第71-73页 |
·循环碱-酸法脱灰工艺 | 第73-76页 |
·固体产物脱灰处理后水蒸汽活化 | 第76-82页 |
·固体产物脱灰处理后水蒸汽活化研究 | 第76-78页 |
·原料脱灰处理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 | 第78-79页 |
·与脱灰结合的活化工艺优化 | 第79-82页 |
·灰分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82-85页 |
·固体产物为原料生产活性炭的工艺评价 | 第85-89页 |
·原料成本核算 | 第85-88页 |
·三废及处理方式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