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说明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1 前言 | 第13-28页 |
| ·ALV-J病原学 | 第13-19页 |
| ·病毒的概述 | 第13-14页 |
| ·病毒的结构 | 第14-15页 |
| ·病毒的基因组 | 第15-16页 |
| ·ALV-J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 ·ALV-J的致病性及危害 | 第17-18页 |
| ·ALV-J的诊断与防控 | 第18-19页 |
| ·抗原表位的介绍 | 第19-25页 |
| ·抗原表位的概念与分类 | 第19-20页 |
| ·B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 ·抗原表位的应用与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 ·ALV-J抗原表位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ALV-J疫苗的研究 | 第26页 |
| ·其他病毒表位疫苗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 2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 ·实验动物和细胞 | 第28页 |
| ·实验主要菌种、病毒和载体质粒 | 第28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 ·实验地点 | 第29-30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30-40页 |
| ·ALV-J抗原表位的筛选 | 第30页 |
| ·多表位基因的串联合成 | 第30页 |
|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0-31页 |
| ·合成产物转化 | 第31页 |
| ·质粒的提取 | 第31-32页 |
| ·质粒酶切鉴定 | 第32页 |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33页 |
|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 第33页 |
| ·重组菌表达蛋白的鉴定 | 第33-34页 |
| ·重组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 第34页 |
| ·纯化蛋白的Western Blot验证 | 第34-35页 |
| ·重组蛋白内毒素含量的检测 | 第35-36页 |
| ·重组蛋白联合佐剂免疫动物实验 | 第36页 |
| ·抗体消长规律监测 | 第36页 |
| ·动物生长情况监测 | 第36页 |
| ·体外病毒中和效果检测 | 第36-37页 |
| ·中和作用病毒稀释条件验证 | 第37页 |
| ·病毒中和实验 | 第37页 |
| ·ALV-J gp85超变区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37-40页 |
| ·ALV-J gp85基因分段扩增 | 第37-38页 |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 ·分段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39页 |
| ·包涵体的提取与纯化 | 第39页 |
| ·ELISA分析抗原表位区域 | 第39页 |
| ·抗原表位映射 | 第39-40页 |
| ·抗原表位序列分析 | 第40页 |
| ·氨基酸变异对抗原表位影响分析 | 第40页 |
| ·表位肽对临床血清的检测 | 第40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0-55页 |
| ·ALV-J抗原表位的获得 | 第40-41页 |
| ·多表位基因串联合成与鉴定 | 第41-43页 |
| ·重组囊膜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43页 |
| ·重组蛋白的纯化与Western Blot检测分析 | 第43-45页 |
| ·重组蛋白内毒素含量的检测 | 第45页 |
| ·重组蛋白联合佐剂免疫动物实验结果 | 第45-47页 |
| ·抗体消长规律监测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鸡群生长情况监测结果 | 第46-47页 |
| ·病毒中和效果检测 | 第47-48页 |
| ·ALV-J gp85超变区抗原表位的鉴定 | 第48-55页 |
| ·ALV-J gp85分段基因的获得 | 第48-49页 |
| ·重组表达菌的获得 | 第49页 |
| ·分段蛋白的诱导表达与鉴定 | 第49-50页 |
| ·目的蛋白的提取与纯化分析 | 第50-51页 |
| ·超变区抗原表位区域的初步分析 | 第51页 |
| ·gp85抗原表位精确定位 | 第51-52页 |
| ·表位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 | 第52页 |
| ·氨基酸变异对表位抗原性影响分析 | 第52-55页 |
| ·表位肽检测临床血清结果 | 第55页 |
| 5 讨论 | 第55-58页 |
| 6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