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4-16页 |
·研究重点 | 第14-15页 |
·研究难点 | 第15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过程 | 第16-24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的形成条件 | 第16-20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形成的现实条件 | 第16-18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形成的理论条件 | 第18-20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20-24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的萌芽阶段 | 第20-21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的发展阶段 | 第21-22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的成熟阶段 | 第22-24页 |
3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 | 第24-35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4-29页 |
·对异化劳动的现代性批判 | 第24-26页 |
·对物化的现代性批判 | 第26-27页 |
·对意识形态及形而上学的现代性批判 | 第27-29页 |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的特点 | 第29-35页 |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基本视域 | 第29-30页 |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价值目标 | 第30-32页 |
·实践的辩证立场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基本立场 | 第32-33页 |
·批判和重构的统一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重要特点 | 第33-35页 |
4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第35-40页 |
·坚定马克思的现代性立场 | 第35-36页 |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 第36-37页 |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化建设 | 第37-38页 |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和谐社会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