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

当代社群主义兴起与公民性品格塑造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1页
第一章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性品格第11-19页
 第一节 公民性品格的理论阐释第11-14页
  一、公民性品格形成的历史渊源第11-13页
  二、公民性品格的内涵第13-14页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公民性品格诉求第14-18页
  一、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及其对公民性品格的诉求第14-16页
  二、当下我国公民性品格的缺失第16-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当代社群主义的兴起第19-28页
 第一节 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源流第19-24页
  一、近代以降西方政治哲学流变第19-22页
  二、社群主义的形成第22-24页
 第二节 社群主义概观第24-27页
  一、对社群主义的界定第24-26页
  二、社群主义理论之推进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社群主义对公民性品格的意义第28-40页
 第一节 社群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博弈第28-31页
  一、对新自由主义普遍原则的批评第28-29页
  二、对新自由主义原子主义的批评第29-31页
 第二节 当代个人主义转向第31-36页
  一、个人主义的时代第31-33页
  二、个人主义从“真实”走向异化第33-36页
 第三节 社群主义对公民性品格的影响第36-38页
  一、社会群体推动公民保护性权利的发展第36-37页
  二、社会群体推动公民政治权利的发展第37-38页
  三、社会群体推动公民福利权利的发展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民性品格的塑造第40-49页
 第一节 社群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整合第40-43页
  一、理想的社群是自由个人的联合第40-41页
  二、防微杜渐:警惕个人主义极端化第41-43页
 第二节 社群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第43-47页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集体主义的凸显第43-45页
  二、社群主义摒弃集体的极权主义倾向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专著类第50-51页
 论文类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治进程中的社会信任危机与重建
下一篇:庞德法社会控制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