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轮状病毒简介 | 第7-12页 |
·轮状病毒结构及功能 | 第7-8页 |
·轮状病毒致病机制 | 第8-9页 |
·轮状病毒流行病学 | 第9页 |
·轮状病毒疫苗 | 第9-12页 |
·轮状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 第12-14页 |
·经典病原检测技术 | 第12页 |
·免疫学检测技术 | 第12-13页 |
·基因检测技术 | 第13-14页 |
·轮状病毒疫苗滴度测定方法 | 第14-16页 |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 第16-17页 |
·实验目的及设计 | 第17-19页 |
·实验目的 | 第17页 |
·实验设计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材料、设备与方法 | 第19-22页 |
·细胞和毒种 | 第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实验器具 | 第19-20页 |
·实验设备 | 第20页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MA104细胞复苏、传代、冻存 | 第22-23页 |
·MA104细胞复苏 | 第22页 |
·MA104细胞传代 | 第22页 |
·MA104细胞冻存 | 第22-23页 |
·IFA方法的建立 | 第23-24页 |
·IFA方法最佳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MA104细胞密度的确定 | 第24页 |
·稀释液中胰酶浓度的确定 | 第24页 |
·病毒感染时间的确定 | 第24页 |
·固定液和固定时间的确定 | 第24页 |
·一抗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24页 |
·一抗作用时间的确定 | 第24-25页 |
·二抗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25页 |
·二抗作用时间的确定 | 第25页 |
·IFA敏感性试验 | 第25页 |
·IFA特异性试验 | 第25-26页 |
·交叉试验 | 第25页 |
·空白对照试验 | 第25页 |
·样本自发荧光对照 | 第25-26页 |
·IFA重复性试验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27-34页 |
·MA104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冻存结果 | 第27页 |
·IFA试验最佳条件的结果 | 第27-32页 |
·MA104最适细胞密度的结果 | 第27-28页 |
·稀释用胰酶浓度的结果 | 第28-29页 |
·病毒感染时间的结果 | 第29-30页 |
·固定液和固定时间的结果 | 第30-31页 |
·一抗工作浓度的结果 | 第31页 |
·一抗作用时间的结果 | 第31页 |
·二抗工作浓度的结果 | 第31页 |
·二抗作用时间的结果 | 第31-32页 |
·IFA敏感性结果 | 第32页 |
·IFA特异性结果 | 第32-33页 |
·交叉试验结果 | 第32页 |
·空白对照结果 | 第32-33页 |
·样本自发荧光对照结果 | 第33页 |
·IFA重复性结果 | 第33-34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4-3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