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新时期以来战争题材小说批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4页
 一、选题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第10-12页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4页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战争题材小说批评的发展历程第14-30页
 一、觉醒时期的战争题材小说批评(1978——80年代初期)第14-19页
  (一)战争题材小说批评的政治解冻第14-16页
  (二)战争题材小说批评的人性回归第16-17页
  (三)战争题材小说批评的审美萌发第17-19页
 二、高潮时期的战争题材小说批评(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第19-25页
  (一)对战争题材小说审美特质的挖掘第20-24页
  (二)对战争题材小说人道主义精神内涵的关注第24-25页
 三、回望反思时期的战争题材小说批评(90年代中后期至今)第25-30页
  (一)战争题材小说批评对创作中人性异化的批判第26-28页
  (二)战争题材小说审美批评的扩展第28-30页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战争题材小说批评的创获第30-47页
 一、战争题材小说批评中观念的更新第30-36页
  (一)从附庸到独立:战争题材小说批评的价值观念的转变第30-32页
  (二)历史与审美并行:战争题材小说批评自身意识的觉醒第32-35页
  (三)从“工具论”的枷锁中挣脱:战争题材小说批评功能的认知深化第35-36页
 二、战争题材小说批评话语的建构第36-40页
  (一)英雄话语的转变第36-38页
  (二)人性话语的凸显第38-39页
  (三)审美话语的建构第39-40页
 三、战争题材小说批评方法的多元第40-47页
  (一)战争题材小说的印象主义批评模式第41-42页
  (二)战争题材小说的叙事批评模式第42-44页
  (三)战争题材小说的寻根批评模式第44-47页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战争题材小说批评的存在的问题与缺失第47-55页
 一、战争题材小说批评取向的偏差第47-50页
  (一)批评的审丑化倾向第47-48页
  (二)批评视野的局限化第48-49页
  (三)“反战”意识的过度挖掘第49-50页
 二、战争题材小说批评发展过程中的缺失第50-51页
  (一)军事文学评奖制度的不足第50-51页
  (二)对网络军事文学批评的失语第51页
 三、战争题材小说批评的时代隐忧第51-55页
  (一)专业军事文学批评阵地的衰落第51-52页
  (二)职业批评队伍的“青黄不接”第52-53页
  (三)大众批评的“众语喧哗”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后记第61-62页
个人简历第62-63页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与著作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以来蒙古族汉语小说研究
下一篇:论莫言小说的历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