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缩略词 | 第9-10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 果实质地的发育及调控 | 第10-14页 |
·细胞壁的结构 | 第10-11页 |
·苹果果实质地的生理调控机制 | 第11-14页 |
3. 苹果果实质地性状QTLs定位及关键候选基因发掘 | 第14-18页 |
·QTLs定位 | 第14-15页 |
·果实质地重要候选基因定位 | 第15-16页 |
·果实质地重要候选基因的等位基因功能解析 | 第16-17页 |
·果实质地调控重要候选基因的转录因子 | 第17页 |
·果实质地重要候选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分析 | 第17-18页 |
·果实质地性状基因定位的影响因素 | 第18页 |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果实质地性状的表型评价 | 第20-21页 |
·果实果胶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果实质地果胶代谢相关酶活性测性 | 第22页 |
·果实表皮和中果皮超微结构观察 | 第22-23页 |
·果实质地代谢相关基因的定量PCR分析 | 第23-25页 |
·QTL分析 | 第25页 |
·候选基因预测 | 第25页 |
·果实质地QTLs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表达分析 | 第25-26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26-66页 |
1. 苹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性状的评价 | 第26-31页 |
·果实脆度机械评价与口感的相关性 | 第26-27页 |
·不同年份果实质地特异种质的筛选 | 第27-28页 |
·果实质地性状的变异来源分析 | 第28页 |
·果实质地性状的分级 | 第28-31页 |
2. 苹果发育过程中果实质地的动态变化 | 第31-51页 |
·果实质地动态变化研究所用种质的选择 | 第31-32页 |
·质地表型性状动态变化 | 第32-34页 |
·细胞壁物质相关成分动态变化 | 第34-36页 |
·细胞壁成分代谢相关酶活性动态变化 | 第36-37页 |
·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 第37-45页 |
·果实质地、果胶含量、酶和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8页 |
·果实质地与果皮和果肉组织超微结构的关系 | 第48-51页 |
3. 苹果质地性状的QTLs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第51-66页 |
·红玉×金冠杂交群体果实质地性状的分离 | 第51-52页 |
·果实质地性状的QTL定位 | 第52-56页 |
·果实质地性状主要QTL区间的候选基因预测 | 第56-66页 |
四、讨论 | 第66-70页 |
1. WSP、ISP和PME酶在果实质地形成中的作用 | 第66-67页 |
2. 果实质地QTLs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第67-68页 |
3. 提高候选基因筛选效率的可能途径 | 第68-69页 |
4. 其他 | 第69-70页 |
五、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附录 | 第80-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