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荒漠DSE真菌多样性对克隆植物入侵的生态响应
| 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2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 ·样地概况 | 第12-13页 |
| ·克隆植物 | 第13页 |
| ·目标植物 | 第13-14页 |
| ·羊柴 | 第13-14页 |
| ·沙鞭 | 第14页 |
| ·黑沙蒿 | 第14页 |
| ·DSE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DSE概述 | 第14页 |
| ·DSE形态结构 | 第14-15页 |
| ·DSE生态功能 | 第15页 |
|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2章 克隆植物DSE时空分布 | 第17-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 ·材料 | 第17页 |
| ·方法 | 第17-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39页 |
| ·克隆植物DSE共生结构 | 第18-20页 |
| ·克隆植物DSE空间分布 | 第20-32页 |
| ·克隆植物DSE时间分布 | 第32-39页 |
| ·讨论 | 第39-41页 |
| ·克隆植物DSE定殖结构 | 第39页 |
| ·克隆植物DSE空间分布 | 第39-40页 |
| ·克隆植物DSE时间分布 | 第40-41页 |
| 第3章 DSE和土壤因子对克隆植物入侵的响应 | 第41-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 ·样方设计 | 第41页 |
| ·样品采集 | 第41页 |
| ·研究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 ·克隆植物入侵状况 | 第41-42页 |
| ·克隆植物生长对DSE定殖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克隆植物生长对土壤因子的影响 | 第43-46页 |
| ·讨论 | 第46-48页 |
| ·克隆植物入侵 | 第46页 |
| ·DSE和土壤因子对克隆植物入侵的响应 | 第46-48页 |
| 第4章 克隆植物根内DSE分离培养和鉴定 | 第48-54页 |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 ·DSE的分离培养 | 第48页 |
| ·DSE菌株分子鉴定 | 第48-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 ·DSE菌落和形态特征 | 第49-51页 |
| ·DSE条带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51-53页 |
| ·讨论 | 第53-54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