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4-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湿地景观设计相关阐述 | 第17-39页 |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湿地 | 第17-18页 |
·湿地景观的地域特色设计 | 第18-20页 |
·湿地景观设计的空间构成 | 第20-26页 |
·湿地景观设计空间结构要素 | 第21-24页 |
·湿地景观设计的空间功能分区 | 第24-26页 |
·塑造湿地景观地域特色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体现当地特色 | 第26-27页 |
·完善湿地景观系统 | 第27页 |
·塑造湿地景观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 | 第27-29页 |
·保护优先原则 | 第27-28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28页 |
·地域性原则 | 第28-29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29页 |
·湿地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第29-39页 |
·西溪湿地项目概况 | 第30页 |
·西溪湿地的人文概念 | 第30-32页 |
·西溪湿地景观区空间划分 | 第32-33页 |
·人文景观 | 第33-34页 |
·驳岸与廊道 | 第34-37页 |
·植物景观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东营市黄河口湿地地域特色研究 | 第39-53页 |
·自然环境 | 第39-41页 |
·地貌地形 | 第39页 |
·气候条件 | 第39-40页 |
·自然资源 | 第40-41页 |
·人文资源 | 第41-47页 |
·石油文化 | 第41-42页 |
·历史文化 | 第42-44页 |
·民俗文化 | 第44-47页 |
·湿地资源 | 第47-53页 |
·湿地类型 | 第47-48页 |
·独特的湿地文化 | 第48-50页 |
·湿地文化面临的问题 | 第50-51页 |
·湿地植物研究分析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东营市黄河口地域特色在湿地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 第53-67页 |
·地域特色表达的载体 | 第53-60页 |
·地形地貌 | 第53页 |
·园林建筑 | 第53-55页 |
·景观小品 | 第55-57页 |
·硬质铺装 | 第57-59页 |
·水体水景 | 第59页 |
·植物配置 | 第59-60页 |
·驳岸 | 第60页 |
·地域特色的表达手法 | 第60-63页 |
·直接表达 | 第60-61页 |
·场景再现 | 第61-62页 |
·隐喻诠释 | 第62-63页 |
·象征处理 | 第63页 |
·抽象凝聚 | 第63页 |
·黄河口湿地景观地域特色的塑造原则 | 第63-65页 |
·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 第63-64页 |
·地域文化回归与创新 | 第64-65页 |
·黄河口湿地景观地域特色塑造整体性思路 | 第65-67页 |
第5章 东营市黄河口管理站湿地景观设计 | 第67-81页 |
·区域背景分析 | 第67-68页 |
·地理位置 | 第67页 |
·现状分析 | 第67-68页 |
·设计原则 | 第68页 |
·设计目标 | 第68-69页 |
·设计定位 | 第69页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69-81页 |
·道路规划设计 | 第70页 |
·功能分区设计 | 第70-72页 |
·景观结构设计 | 第72页 |
·驳岸设计 | 第72-73页 |
·植物配置 | 第73-74页 |
·景观节点设计 | 第74-81页 |
第6章 结语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图片索引 | 第87-91页 |
后记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