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7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环境审计概述 | 第18-24页 |
·环境审计的概念 | 第18-19页 |
·环境审计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环境审计的依据 | 第19-21页 |
·环境审计的分类 | 第21-23页 |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及民间审计 | 第21-22页 |
·环境合规审计、环境绩效审计和环境财务审计 | 第22-23页 |
·环境事前审计、环境事中审计和环境事后审计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第24-25页 |
·环境责任的受托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方监管理论 | 第26-27页 |
·环境经济学分析与计量理论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国外环境审计的法律制度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9-36页 |
·美国 | 第29-30页 |
·荷兰 | 第30-32页 |
·德国 | 第32-33页 |
·加拿大 | 第33-34页 |
·日本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我国环境审计法律规制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41页 |
·我国环境审计法律规制发展历程 | 第36-37页 |
·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法律依据不完善 | 第37-38页 |
·审计主体单一、审计范围狭窄 | 第38-39页 |
·环境会计尚未建立,评价标准不完善 | 第39页 |
·审计程序中的困境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6章 我国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1-49页 |
·加快健全和完善环境审计法律体系 | 第41-42页 |
·完善环境会计体系,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开与披露 | 第42-43页 |
·明确环境审计范围 | 第43-44页 |
·扩大环境审计主体,建立多元化环境审计主体制度 | 第44-45页 |
·推进由环境事后审计向全程环境审计转型 | 第45-46页 |
·制定本土化环境管理系统和环境审计制度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49页 |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