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代县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1 导论 | 第6-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研究背景 | 第6页 |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现有研究理论的评价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2页 |
2 代县农村人口流动基本情况 | 第12-15页 |
·代县的基本情况 | 第12-14页 |
·地理环境 | 第12页 |
·经济情况 | 第12-13页 |
·人口情况 | 第13-14页 |
·代县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 | 第14-15页 |
·增加收入是外流的主要动因 | 第14页 |
·外流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 第14页 |
·外流人口文化水平较高 | 第14-15页 |
·外流人口择业范围窄保障低 | 第15页 |
·家庭化流动日益明显 | 第15页 |
3 代县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的正面影响 | 第15-19页 |
·村民收入有显著增加 | 第16页 |
·农民思想进一步解放 | 第16页 |
·产生了一些新的乡村精英 | 第16-17页 |
·紧张的干群关系得到缓和 | 第17-18页 |
·乡村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 第18-19页 |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第19页 |
4 代县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的负面影响 | 第19-23页 |
·留守人口的结构不利于农业生产 | 第19-20页 |
·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 第20页 |
·村庄公共管理陷入困境 | 第20-22页 |
·村“两委”形同虚设 | 第20-21页 |
·外出人员的部分政治权利流失 | 第21-22页 |
·留守人口问题凸显 | 第22-23页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严重 | 第22-23页 |
·空巢老人赡养问题突出 | 第23页 |
·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难度加大 | 第23页 |
5 优化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 第23-28页 |
·改变农业发展方式 | 第23-24页 |
·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农业机械化 | 第23-24页 |
·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 第24页 |
·引导人才回流,鼓励能人治村 | 第24-25页 |
·合理引导农村人才回流 | 第24-25页 |
·鼓励能人参与村庄治理 | 第25页 |
·保障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 | 第25-26页 |
·加强与流动人口的联系 | 第25-26页 |
·调整村两委选举时间 | 第26页 |
·为流动人口回乡选举提供经济支持 | 第26页 |
·进行村庄整合,建立新型农村社区 | 第26页 |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 | 第26-27页 |
·推行居住证制度 | 第26-27页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27页 |
·加强计划生育管理 | 第27页 |
·整合乡村社会资本 | 第27-28页 |
·借助宗族规范 | 第28页 |
·引导民间信仰健康发展 | 第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Abstract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