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阴离子垃圾概论 | 第11-12页 |
| ·阴离子垃圾的来源及组成 | 第11页 |
| ·阴离子垃圾带来的危害 | 第11-12页 |
| ·控制阴离子垃圾的方法 | 第12页 |
| ·制浆造纸综合废水处理技术 | 第12-14页 |
| ·吸附处理 | 第12页 |
| ·混凝处理 | 第12-13页 |
| ·膜分离处理 | 第13页 |
| ·生化处理 | 第13页 |
| ·高级氧化处理 | 第13-14页 |
| ·芬顿氧化技术概论 | 第14-17页 |
| ·芬顿试剂及其反应原理 | 第15-16页 |
| ·芬顿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非均相芬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17-24页 |
| ·非均相芬顿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非均相芬顿法的反应机理 | 第18-19页 |
| ·非均相芬顿法的常用载体 | 第19-22页 |
| ·非均相芬顿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 ·试验用水的来源和性质 | 第26页 |
| ·处理工艺选择 | 第26-27页 |
| ·工艺选择的因素和原则 | 第26-27页 |
| ·核心技术确定 | 第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29页 |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27页 |
| ·主要的仪器 | 第27-28页 |
| ·主要的药品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 ·非均相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9-30页 |
| ·非均相芬顿法处理浓白水 | 第30页 |
| ·单因素轮换试验法 | 第30-31页 |
| ·正交试验法 | 第31页 |
| ·检测方法 | 第31-33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1页 |
| ·水样的检测方法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非均相芬顿催化剂制备工艺 | 第33-41页 |
| ·不同催化剂中间体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33-36页 |
| ·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33-34页 |
| ·能谱(EDS)分析 | 第34-36页 |
| ·灼烧温度对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非均相芬顿法处理网下浓白水 | 第41-59页 |
| ·以 Al_2O_3为载体的催化剂处理条件研究 | 第41-51页 |
| ·不同 pH 对阳离子需求量和 CODcr降低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H_2O_2投入量对 CODcr和阳离子需求量降低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催化剂浸渍浓度对 CODcr和阳离子需求量降低量的影响 | 第43-46页 |
| ·催化剂投入量对 CODcr和阳离子需求量降低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反应温度对 CODcr和阳离子需求量降低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正交试验 | 第48-50页 |
| ·最佳工艺条件 | 第50-51页 |
| ·以竹炭为载体的催化剂处理浓白水的研究 | 第51-55页 |
| ·pH 值对阳离子需求量和 CODcr降低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 ·H_2O_2投加量对阳离子需求量和 CODcr降低量降低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反应温度对阳离子需求量和 CODcr降低量降低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第55-57页 |
| ·Fe_2O_3/Al_2O_3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 | 第55-56页 |
| ·Fe(OH)_3/竹炭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位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