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噶举派与天台宗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一、背景介绍第9-10页
 二、选题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现状第11-12页
第二章 噶举派与天台宗中观思想比较第12-19页
 一、关于中观学派与中观学说第12-14页
  (一)中观学派在印度之源流及传承第12-13页
  (二)中观思想在中国的弘传第13页
  (三)中观思想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二、噶举派心性本净基础上的离边中观见第14-16页
  (一)噶举派对中观理论的传承第14-15页
  (二)噶举派心性本净基础上的离边中观见第15-16页
 三、天台宗的“三谛圆融”理论第16-17页
  (一)天台宗中观思想的传承和发展第16页
  (二)天台宗“三谛圆融”理论第16-17页
 四、两派中观思想之比较第17-19页
第三章 噶举派实相大手印与天台宗性具善恶思想之比较第19-26页
 一、关于大乘佛教的“显教”与“密教”第19-20页
 二、噶举派实相大手印第20-22页
  (一)噶举派的大手印教法第20-21页
  (二)噶举派的实相大手印第21-22页
 三、天台宗的“性具善恶”理论第22-25页
  (一)天台宗“一念三千”思想第22-23页
  (二)天台宗“性具善恶”理论第23-25页
 四、实相大手印与性具善恶之比较第25-26页
第四章 噶举派明空双融与天台宗圆顿思想比较第26-35页
 一、关于顿渐和圆顿第26-28页
 二、噶举派的明空双融思想第28-31页
  (一)明空双融的内涵第28页
  (二)明空思想的来源第28-29页
  (三)俱生和合法的创立第29-31页
 三、天台宗的圆顿思想第31-33页
  (一)天台宗圆顿思想之来源第31-32页
  (二)天台宗的圆顿思想第32-33页
 四、明空双融与圆顿思想比较第33-35页
第五章 噶举派与天台宗止观学说比较第35-43页
 一、关于止观第35页
 二、噶举派的止观学说第35-39页
  (一)止修与观修第35-36页
  (二)止观双运及其次第第36页
  (三)噶举派止观学说的内容第36-39页
 三、天台宗的《摩诃止观》第39-42页
  (一)智顗与《摩诃止观》第39页
  (二)圆顿止观的主要内容第39-40页
  (三)圆顿止观的修行方法第40-42页
 四、两派止观学说之比较第42-43页
结语第43-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吐蕃僧诤及其对藏传佛教的影响
下一篇:五台山藏传佛教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