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行为出罪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1 引言 | 第11-14页 |
|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 2 自救行为概述 | 第14-22页 |
| ·自救行为的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 ·自救行为概念的论争 | 第14页 |
| ·自救行为概念争议的辨析 | 第14-16页 |
| ·自救行为的概念 | 第16页 |
| ·自救行为与其他违法阻却事由的区别 | 第16-20页 |
| ·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 第17-18页 |
| ·自救行为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 第18-19页 |
| ·自救行为与自助行为的区别 | 第19-20页 |
| ·自救行为的立法概况 | 第20-22页 |
| ·大陆法系国家对自救行为的规定 | 第20页 |
| ·英美法系国家对自救行为的规定 | 第20-22页 |
| 3 自救行为出罪的依据 | 第22-34页 |
| ·自救行为出罪与否的争议 | 第22-25页 |
| ·消极说 | 第22-23页 |
| ·积极说 | 第23-25页 |
| ·自救行为出罪的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 ·社会学层面 | 第25-27页 |
| ·法学层面 | 第27-30页 |
| ·自救行为出罪的现实依据 | 第30-34页 |
| ·公力救济的局限性 | 第30页 |
| ·司法环境 | 第30-31页 |
| ·现实生活中大量自救行为的案件 | 第31-32页 |
| ·自救行为自身的特质 | 第32页 |
| ·公正与效益价值的体现 | 第32-34页 |
| 4 自救行为出罪的要件 | 第34-43页 |
| ·自救意图 | 第34-36页 |
| ·自救认识 | 第34-35页 |
| ·自救目的 | 第35-36页 |
| ·前提条件 | 第36-38页 |
| ·对象条件 | 第38-39页 |
| ·时机条件 | 第39-41页 |
| ·手段条件 | 第41-42页 |
| ·附随义务 | 第42-43页 |
| 5 自救行为出罪的制度化研究 | 第43-52页 |
| ·自救行为出罪的价值 | 第43-46页 |
| ·人权保障 | 第43-44页 |
|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44页 |
| ·节约司法资源 | 第44-45页 |
| ·刑罚功能 | 第45-46页 |
| ·自救行为出罪的制度模式 | 第46-50页 |
| ·自救行为在司法领域的现存模式的分析 | 第46-48页 |
| ·自救行为立法化模式的考察 | 第48-50页 |
| ·自救行为出罪的风险控制 | 第50-52页 |
| 6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