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第2章 食品认证的界定及法律关系 | 第13-23页 |
·食品认证的界定 | 第13-17页 |
·食品认证的概念 | 第13页 |
·食品认证的基本类型 | 第13-15页 |
·食品认证不同于商业代言 | 第15-16页 |
·食品认证不同于会计专业事务 | 第16-17页 |
·食品认证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17-19页 |
·认证机构 | 第17-18页 |
·消费者 | 第18-19页 |
·食品生产商 | 第19页 |
·食品认证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19-23页 |
·食品认证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 第19-21页 |
·食品生产商的权利和义务 | 第21页 |
·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 | 第21-23页 |
第3章 食品认证民事责任的归结 | 第23-31页 |
·食品认证侵权归结责任的学理 | 第23-25页 |
·信赖利益说 | 第23-24页 |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合同说 | 第24-25页 |
·食品认证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 第25-26页 |
·食品认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6-31页 |
·有违反法律义务的食品认证行为 | 第26-27页 |
·食品认证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 第27-28页 |
·违法认证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 | 第28页 |
·食品认证侵权要以存在过错为前提 | 第28-31页 |
第4章 食品认证损害赔偿的责任形态 | 第31-37页 |
·连带责任 | 第31-32页 |
·法律规定的责任形态 | 第31页 |
·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 | 第31-32页 |
·补充责任 | 第32-34页 |
·补充责任的类型 | 第32-33页 |
·食品认证机构与食品生产商不构成分别侵权 | 第33-34页 |
·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34-35页 |
·单独责任 | 第35-37页 |
第5章 食品认证的责任减免 | 第37-43页 |
·食品认证责任减免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食品认证责任减免的事由与情形 | 第38-43页 |
·公平原则与补充赔偿责任——借鉴会计事务所经验 | 第38-40页 |
·食品生产商的错误 | 第40-41页 |
·消费者的错误引发的过失相抵 | 第41页 |
·赔偿范围的限制 | 第41-42页 |
·超出认证机构认证领域的认证责任 | 第42-43页 |
第6章 食品认证民事责任的实现 | 第43-50页 |
·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 | 第43-45页 |
·立法上要明确认证过失及相应的责任形态 | 第45页 |
·给予受害消费者司法救济的可能性 | 第45-47页 |
·食品认证机构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适格 | 第45-46页 |
·举证责任的承担 | 第46-47页 |
·建立食品认证机构赔偿基金制度 | 第47-49页 |
·建立赔偿基金制度的必要性 | 第47页 |
·建立赔偿基金模式——对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基金的借鉴 | 第47-49页 |
·建立食品认证责任保险制度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