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活动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5-18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5-17页 |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32页 |
一、 取样技术与鉴定 | 第18-21页 |
二、 湿地土壤种子库的时空变化 | 第21-23页 |
三、 种子库的影响因素 | 第23-28页 |
四、 种子库与湿地恢复 | 第28-32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32-35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32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32页 |
三、 特色与创新点 | 第32-3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35-41页 |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第35-37页 |
一、 地理位置 | 第35页 |
二、 地质地貌特征 | 第35页 |
三、 气候特征 | 第35-36页 |
四、 水文特点 | 第36页 |
五、 植被分布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37-41页 |
一、 温室萌发实验 | 第37-38页 |
二、 温室控制实验 | 第38-40页 |
三、 野外样方调查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三江平原天然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 第41-47页 |
第一节 连续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 第41-44页 |
第二节 孤立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 第44-46页 |
一、 水分条件和种子库分层 | 第44-45页 |
二、 多样性与相似性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湿地垦殖对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第47-59页 |
第一节 三江平原农业开发概况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不同开垦年限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 第48-57页 |
一、 种子库萌发情况 | 第49-50页 |
二、 开垦年限对种子库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三、 水分处理及种子库分层 | 第51-53页 |
四、 典型优势物种萌发特征 | 第53页 |
五、 讨论 | 第53-57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农田排水沉积物输入对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第59-71页 |
第一节 兴凯湖湿地沉积速率观测 | 第59-61页 |
第二节 沉积物输入对湿地土壤种子库萌发的影响 | 第61-70页 |
一、 水分条件和沉积物的影响 | 第62-65页 |
二、 种子库与地表植被 | 第65-67页 |
三、 讨论 | 第67-70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养分输入对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第71-81页 |
第一节 三江平原化肥使用概况 | 第71-72页 |
第二节 外源氮输入对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第72-75页 |
一、 物种数和幼苗数 | 第72-74页 |
二、 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 | 第74-75页 |
第三节 外源磷输入对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第75-78页 |
一、 幼苗数和物种数 | 第75-76页 |
二、 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 | 第76-7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78-81页 |
第七章 湿地土壤种子库与湿地恢复潜力 | 第81-101页 |
第一节 不同恢复年限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 第82-92页 |
一、 恢复湿地土壤种子库基本特征 | 第82-85页 |
二、 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 第85-88页 |
三、 讨论 | 第88-92页 |
第二节 种子库湿地植被恢复与管理对策 | 第92-98页 |
一、 种子库的物种组成 | 第92-93页 |
二、 种子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 第93-96页 |
三、 种子库湿地恢复的建议 | 第96-98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7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101-105页 |
一、 三江平原天然湿地土壤种子库基本特征 | 第101页 |
二、 农田开垦对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三、 沉积物输入对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第102页 |
四、 氮磷养分输入对湿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五、 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 第103页 |
六、 种子库湿地植被恢复与管理对策 | 第103-105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