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标准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中外标准化对比分析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 ·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2章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化的概述 | 第19-24页 |
| ·标准与标准化 | 第19页 |
| ·标准的定义 | 第19页 |
| ·标准化的定义 | 第19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化 | 第19-22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化的定义 | 第19-20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化的分类 | 第20-21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 | 第21-22页 |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化 | 第22-24页 |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化的定义 | 第22页 |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作用 | 第22-24页 |
| 第3章 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情况与基本现状 | 第24-31页 |
| ·我国标准化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 ·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基本现状 | 第26-28页 |
| ·标准体系 | 第26页 |
| ·管理制度 | 第26页 |
| ·管理机构 | 第26页 |
| ·工作机制 | 第26-27页 |
| ·标准体系结构 | 第27页 |
| ·标准制定与实施 | 第27-28页 |
|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 ·工程建设标准的体制问题 | 第28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内容及结构的问题 | 第28-29页 |
| ·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的问题 | 第29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服务的问题 | 第29页 |
| ·工程建设采用新技术、新产品评估论证的问题 | 第29-31页 |
| 第4章 其他省、市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状况 | 第31-40页 |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管理现状 | 第31-35页 |
| ·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 第31-33页 |
| ·人员队伍建设 | 第33-34页 |
| ·管理制度建设 | 第34-35页 |
| ·咨询与信息服务 | 第35页 |
| ·经费投入情况 | 第35页 |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现状 | 第35-38页 |
| ·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项数 | 第36-37页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标准代号、编号 | 第37-38页 |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实施及监督检查工作现状 | 第38-40页 |
| ·宣贯及培训现状 | 第38页 |
| ·监督检查主体 | 第38-39页 |
| ·监督检查的方式 | 第39-40页 |
| 第5章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40-53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现状 | 第40-50页 |
| ·管理现状 | 第40-42页 |
| ·标准体系现状 | 第42-48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工作现状 | 第48-50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3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持 | 第50-51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滞后问题 | 第51页 |
| ·地方标准的贯彻执行不到位 | 第51页 |
| ·对标准的实施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 第51页 |
| ·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 | 第51-52页 |
| ·地方标准的经费缺乏 | 第52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服务的问题 | 第52-53页 |
| 第6章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发展措施 | 第53-67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条件和面临形势 | 第53-56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条件 | 第53-54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面临政策形势 | 第54-56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措施 | 第56-63页 |
| ·明确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思路 | 第56-57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 第57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发展措施 | 第57-63页 |
|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建议 | 第63-67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