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实践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假设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33页 |
·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 第16-27页 |
·肩周炎的概念 | 第16-17页 |
·肩周炎的流行病学资料 | 第17-19页 |
·肩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9-23页 |
·肩周炎的治疗 | 第23-25页 |
·肩周炎疗效评价方法 | 第25-27页 |
·运动疗法的研究概况 | 第27-28页 |
·太极拳运动的研究概况 | 第28-30页 |
·太极拳的生理效应研究 | 第28-29页 |
·太极拳的心理效应研究 | 第29-30页 |
·我国传统体育干预肩周炎的 Meta 分析 | 第30-32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32-33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3-40页 |
·研究对象 | 第33-35页 |
·病例来源 | 第33-34页 |
·诊断标准 | 第34页 |
·纳入标准 | 第34页 |
·排除标准 | 第34-35页 |
·剔除、脱落标准 | 第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40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35页 |
·专家咨询法 | 第35-36页 |
·实验法 | 第36-39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39-40页 |
4 研究结果 | 第40-49页 |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第40-41页 |
·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结果 | 第41-42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 第41页 |
·两组患者治疗每个月评分比较 | 第41-42页 |
·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Constant-Murley)结果 | 第42-44页 |
·肩部疼痛评分比较 | 第42-43页 |
·肩关节活动功能(ADL、ROM)评分比较 | 第43页 |
·肌力评分比较 | 第43页 |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第43-44页 |
·表面肌电信号比较 | 第44-48页 |
·原始肌电图比较 | 第44-45页 |
·肩关节 45o外展等长收缩动作 | 第45-46页 |
·肩关节 60o前屈等长收缩动作 | 第46-47页 |
·肩关节屈肘 90o 旋内等长收缩动作 | 第47-48页 |
·两组各方位拉力总和比较 | 第48页 |
·3 个月随访康复效果比较 | 第48-49页 |
5 讨论与分析 | 第49-53页 |
·太极拳对肩周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 | 第50-51页 |
·太极拳对肩周炎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 | 第51-53页 |
6 研究总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7 致谢 | 第55-56页 |
8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9 附件 | 第65-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