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4页 |
| 1 Hib概况 | 第9-10页 |
| ·Hib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 第9页 |
| ·Hib多糖免疫机理 | 第9-10页 |
| 2 Hib结合疫苗 | 第10-13页 |
| ·结合方法 | 第10页 |
| ·结合用载体蛋白 | 第10-12页 |
| ·中国Hib疫苗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 3 本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一部分 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多糖的制备 | 第14-37页 |
| 1 材料 | 第14-16页 |
| ·菌株来源 | 第14页 |
|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16页 |
| ·主要试剂配方 | 第16页 |
| 2 方法 | 第16-26页 |
| ·种子批制备及检定 | 第16-18页 |
| ·Hib菌种的发酵培养及其多糖制备工艺 | 第18-19页 |
| ·多糖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19-20页 |
| ·连续三批100L发酵中试生产多糖的质量鉴定 | 第20-26页 |
| 3 结果 | 第26-35页 |
| ·种子批检定结果 | 第26-27页 |
| ·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中各项鉴定 | 第27-29页 |
| ·多糖制备工艺的优化结果 | 第29-31页 |
| ·连续三批100L发酵中试生产多糖的质量鉴定 | 第31-35页 |
| 4 讨论 | 第35-36页 |
| 5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二部分 白喉毒素突变体CRM_(197)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 | 第37-52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 ·菌株及质粒 | 第37-38页 |
| ·试剂 | 第38页 |
| ·主要器材与仪器 | 第38页 |
| ·主要试剂配方见附录 | 第38页 |
| 2 方法 | 第38-43页 |
| ·模板DNA的制备 | 第38-39页 |
| ·白喉棒状杆菌CRM_(197)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39-40页 |
| ·目的基因PCR产物的纯化 | 第40-41页 |
| ·pET43.1a/CRM_(197)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1-43页 |
| 3 结果 | 第43-49页 |
| ·白喉棒状杆菌CRM_(197)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43页 |
| ·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 第43-49页 |
| 4 讨论 | 第49-51页 |
|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49-50页 |
| ·表达系统与表达载体的选择 | 第50-51页 |
| 5 小结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1 缩略语 | 第56-57页 |
| 附录2 溶液配制 | 第57-64页 |
| 综述 | 第64-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