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研究岩心含油饱和度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意义 | 第9-10页 |
·核磁共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核磁共振在国外发展及趋势 | 第10-11页 |
·核磁共振在国内发展及趋势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第13-26页 |
·自旋与宏观磁化矢量 | 第13-15页 |
·核磁共振现象 | 第15-18页 |
·经典力学观点 | 第15-16页 |
·量子力学观点 | 第16-18页 |
·核磁共振信号的检测 | 第18-19页 |
·弛豫时间及测量 | 第19-24页 |
·Bloch方程与弛豫时间 | 第19-21页 |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与T_1的测量 | 第21-22页 |
·CPMG脉冲序列与T_2的测量 | 第22-24页 |
·核磁共振测量区选择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流体的核磁共振性质 | 第26-33页 |
·孔隙流体的核磁共振多弛豫特性 | 第26-29页 |
·体弛豫 | 第26-27页 |
·表面弛豫 | 第27页 |
·扩散弛豫 | 第27-29页 |
·扩散系数 | 第29-30页 |
·含氢指数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核磁共振二维谱测量原理和方法 | 第33-44页 |
·识别流体类型 | 第33-39页 |
·扩散系数与弛豫时间的关系 | 第33-36页 |
·识别油气水 | 第36-39页 |
·核磁共振孔隙度测量原理 | 第39-41页 |
·含油饱和度测量原理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测量含油饱和度 | 第44-69页 |
·油水混合测量含油饱和度 | 第44-49页 |
·填砂管中饱和油水 | 第49-50页 |
·测量不同状态下岩心含油饱和度 | 第50-68页 |
·岩心孔隙度的测量 | 第51-54页 |
·大造岩心孔隙度测量 | 第51页 |
·砂岩岩心孔隙度测量 | 第51-53页 |
·碳酸盐岩心孔隙度测量 | 第53-54页 |
·饱和油束缚水状态 | 第54-62页 |
·岩心含油饱和度 | 第54-56页 |
·岩心含油饱和度分布状态 | 第56-62页 |
·油驱水过程含油饱和度分布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