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膏体充填系统及控制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充填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膏体充填控制技术的现状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膏体充填的生产工艺流程 | 第14-20页 |
| ·充填站的设备布置 | 第14页 |
| ·膏体充填工艺流程 | 第14页 |
| ·煤矸石破碎 | 第14-17页 |
| ·膏体充填对矸石破碎加工的要求 | 第14-16页 |
| ·破碎加工工艺与破碎机选择 | 第16页 |
| ·矸石破碎系统组成 | 第16-17页 |
| ·配比称重搅拌 | 第17-19页 |
| ·设备配套方案 | 第17页 |
| ·称重方案的设计 | 第17-18页 |
| ·搅拌方案选择 | 第18页 |
| ·配比搅拌工艺 | 第18-19页 |
| ·输送管道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组成及控制方案设计 | 第20-26页 |
| ·配比搅拌系统 | 第20-22页 |
| ·泵送系统 | 第22-23页 |
|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选择 | 第23-24页 |
|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6-33页 |
|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 第26-27页 |
| ·PLC 的工作原理 | 第27页 |
| ·膏体制备系统控制要求 | 第27-29页 |
| ·充填站检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 第27页 |
| ·充填膏体制备系统构成 | 第27-28页 |
| ·控制功能 | 第28-29页 |
| ·控制系统变量组成 | 第29-30页 |
| ·PLC 的硬件组成 | 第30-32页 |
| ·CPU 模块 | 第30-31页 |
| ·输入输出模块(SM) | 第31-32页 |
| ·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3-43页 |
| ·编程软件 STEP7 概述 | 第33页 |
| ·膏体充填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 | 第33-35页 |
| ·CPU 属性设置 | 第35-36页 |
| ·控制系统组成 | 第36-38页 |
|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38页 |
| ·上位机软件 WINCC | 第38-40页 |
| ·Wincc 功能介绍 | 第39页 |
| ·上位机监控系统组成 | 第39-40页 |
| ·充填膏体制备及泵送控制系统监控界面介绍 | 第40-41页 |
| ·Wincc 与 PLC 之间的通信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6章 充填膏体制备配料过程分析和控制算法研究 | 第43-61页 |
| ·动态给料过程分析 | 第43-46页 |
| ·给料过程的机理分析 | 第43-44页 |
| ·建立给料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 ·配料精度和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 ·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 第46-51页 |
| ·迭代学习控制基本原理 | 第47页 |
| ·基本迭代学习律和控制算法 | 第47-49页 |
| ·时滞非线性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 | 第49-51页 |
| ·配料称重过程的迭代学习控制 | 第51-54页 |
| ·配料称量过程迭代学习控制概述 | 第51-52页 |
| ·配料称量过程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 第52-54页 |
| ·MATLAB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54-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 2. 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