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佛教法器设计艺术交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研究重点 | 第19页 |
·研究难点 | 第19-20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汉藏佛教概述及其法器分类考述 | 第21-79页 |
·汉地佛教概述 | 第21-42页 |
·汉地佛教法器溯源与分类考述 | 第21-37页 |
·汉地佛教法器溯源 | 第21-22页 |
·汉地佛教法器的分类及考述 | 第22-37页 |
·汉地佛教法器的运用 | 第37-40页 |
·汉地佛教法器遗存(以长江流域为例)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藏传佛教概述 | 第42-79页 |
·藏传佛教的源流及其分期 | 第43-45页 |
·藏传佛教法器的起源与演变 | 第45-48页 |
·藏传佛教典型法器举隅 | 第48-57页 |
·藏传佛教法器遗存(以长江流域为例) | 第57-78页 |
·博物馆及其他收藏单位 | 第57-74页 |
·寺院传承 | 第74-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三章 汉藏佛教法器的交流历程 | 第79-88页 |
·唐宋时期汉藏佛教法器交流 | 第80-81页 |
·元代汉藏佛教法器交流 | 第81-82页 |
·明代汉藏佛教法器交流 | 第82-84页 |
·清代汉藏佛教法器交流 | 第84-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汉藏佛教法器设计艺术的相互撷取 | 第88-116页 |
·汉地佛教法器艺术表现及对藏传佛教法器的影响 | 第89-99页 |
·器形:模范铸锻,崇尚圆融 | 第89-90页 |
·材质:选材多样,质地各异 | 第90-92页 |
·装饰:素朴雅致,寓意吉祥 | 第92-96页 |
·工艺:严谨精细,精雕细琢 | 第96-99页 |
·藏传佛教法器艺术特征及对汉地佛教法器的影响 | 第99-110页 |
·造型:依循法规,收放合度 | 第99-101页 |
·材质:各质皆备,融合运用 | 第101-103页 |
·装饰:图纹多样,寓意浓厚 | 第103-106页 |
·工艺:精巧兼备,多元融合 | 第106-110页 |
·汉藏佛教法器设计艺术交流的艺术规律 | 第110-116页 |
结语 | 第116-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