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德国哲学论文--十七世纪哲学论文--莱布尼兹(Leibniz,G.W.1646~1716年)论文

莱布尼茨的最好世界理论研究

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11页
引言第11-23页
第一章 “神义”问题的历史传承与理论背景第23-32页
 第一节 近代以前基督宗教传统对恶的问题的回应第24-28页
  1. 奥古斯丁第24-26页
  2. 阿奎那第26-28页
 第二节 莱布尼茨的同时代人对恶的问题的回应第28-32页
  1. 马勒布朗士:法则与世界的秩序第28-32页
第二章 必然性、偶然性与可共存性第32-51页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真理理论第32-42页
  1. 莱布尼茨对真理的一般本性的考察第32-38页
  2. 必然真理与偶然真理的区分第38-42页
 第二节 必然性的种类第42-47页
  1. 绝对的必然性第42-43页
  2. 假设的必然性第43-45页
  3. 道德的必然性第45-47页
 第三节 可能事物的存在与可共存性第47-51页
  1. 存在与可共存性第47-48页
  2. 可能的事物与可能的世界第48-51页
第三章 最好的可能世界论第51-81页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上帝观第51-59页
  1. 上帝实存的证明第52-56页
  2. 上帝的性质第56-59页
 第二节 上帝对最好世界的选择第59-61页
  1. 上帝自身的神性要求第59-60页
  2. 事物自身的善独立于上帝的意志第60-61页
 第三节 最好世界中善的最大化第61-81页
  1. 莱布尼茨的完满性理论第62-75页
  2. 完满性的最大化第75-81页
第四章 恶与最好的可能世界第81-91页
 第一节 恶的种类与根源第82-88页
  1. 恶的种类第82-85页
  2. 恶作为善的缺失第85-88页
 第二节 上帝容许最好世界中恶的存在第88-91页
  1. 上帝的容许性意志第88-89页
  2. 恶在最好世界中的作用第89-91页
第五章 莱布尼茨的自由学说第91-107页
 第一节 自由的本质第93-102页
  1. 自由概念的多重意义第93-96页
  2. 自由的构成要素(ⅰ):理智第96-98页
  3. 自由的构成要素(ⅱ):自发性第98-99页
  4. 自由的构成要素(ⅲ):偶然性第99-102页
 第二节 自由理论的一致性第102-107页
  1. 上帝的预知、预定与人的自由第102-104页
  2. 对莫林纳中立无差别的自由观的批判第104-107页
结语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5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叔本华和尼采论艺术与人生
下一篇:常山酮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其在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