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红外全景光学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课题意义及产生背景 | 第8-10页 |
·可见光/红外全景观瞄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0-13页 |
·国内可见/红外全景成像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的章节分布 | 第14-16页 |
2 可见光/中红外全景系统总体设计 | 第16-19页 |
·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像移校正部分 | 第18页 |
·全景系统总体技术指标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全景系统中可见光部分设计 | 第19-32页 |
·可见光部分设计 | 第19-31页 |
·技术参数要求 | 第19页 |
·采像物镜设计 | 第19-24页 |
·光学自动设计 | 第24-25页 |
·用ZEMAX进行全景系统可见光部分设计 | 第25-28页 |
·像差校正 | 第28页 |
·全景系统可见光部分像质评价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全景系统中红外光部分设计 | 第32-48页 |
·全景光学系统红外部分设计 | 第32-34页 |
·红外系统部分设计规格要求 | 第32页 |
·红外光学材料的种类 | 第32-33页 |
·生活中常见的红外光学材料 | 第33-34页 |
·二元光学 | 第34-36页 |
·独特的色散性能 | 第34-35页 |
·增加了光学系统设计的自由度 | 第35页 |
·特殊温度效应消热差 | 第35-36页 |
·简化系统结构 | 第36页 |
·热差理论 | 第36-38页 |
·温度效应 | 第36-38页 |
·无热化设计方法 | 第38-47页 |
·红外物镜设计 | 第38-42页 |
·无热化设计 | 第42-45页 |
·双波段系统组合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全景系统作用距离估算 | 第48-51页 |
·探测距离估算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6 全景系统像移补偿设计 | 第51-55页 |
·像移的原理及其计算 | 第51-54页 |
·像移的产生因素 | 第51页 |
·像移补偿方法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5-58页 |
·本论文工作的总结 | 第55-56页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