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金属纳米线的形变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摘要第1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9页
     ·工业应用研究第14-16页
     ·基础科学研究第16-19页
   ·纳米线形变的分子动力学研究第19-23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29页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方法与原理第29-49页
 摘要第29页
   ·分子动力学的原理第29-37页
     ·势函数的发展第30-33页
     ·运动方程的求解第33-35页
     ·初始条件第35页
     ·温度校正方法第35-36页
     ·边界条件第36-37页
   ·分子动力学的计算机实现第37-43页
     ·本文选用的势函数第37-39页
     ·截断半径法第39-41页
     ·动力学计算流程图第41-42页
     ·NanoMD软件介绍第42-43页
   ·金属纳米线分析方法第43-46页
     ·原子级应力和应变第43-44页
     ·径向分布函数第44页
     ·缺陷的判定方法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第三章 单晶纳米线拉伸的形变机制研究第49-66页
 摘要第49页
   ·引言第49-50页
   ·研究方法第50-51页
   ·结果和讨论第51-63页
     ·弹性形变阶段的各向异性第51-53页
     ·塑性形变阶段的各向异性第53-60页
     ·施密特因子预测的适用性第60-61页
     ·温度对纳米线稳定性的影响第61-63页
   ·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四章 含缺陷纳米线形变机制的研究第66-86页
 摘要第66页
   ·引言第66-68页
   ·含点缺陷纳米线的拉伸第68-70页
     ·研究方法第68-69页
     ·结果和讨论第69-70页
   ·含表面缺陷(台阶)纳米线的拉伸第70-72页
     ·研究方法第70-71页
     ·结果和讨论第71-72页
   ·含孔洞缺陷纳米线的拉伸第72-84页
     ·研究方法第72-74页
     ·结果和讨论第74-84页
   ·小结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6页
第五章 孪晶界强化金属纳米线第86-109页
 摘要第86页
   ·引言第86-88页
   ·五重孪晶纳米线第88-97页
     ·研究方法第88-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97页
     ·小结第97页
   ·(111)孪晶纳米线第97-106页
     ·孪晶结构模型与构建第97-99页
     ·结果与讨论第99-106页
     ·小结第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9页
第六章 三维纳米晶的模拟与单晶纳米线的扭转研究第109-131页
 摘要第109页
   ·引言第109-110页
   ·纳米多晶结构与力学性能第110-116页
     ·研究方法第110-111页
     ·纳米晶的结构第111-114页
     ·纳米多晶银的拉伸形变第114-116页
   ·单晶纳米线的扭转形变第116-127页
     ·研究方法第116-117页
     ·结果与讨论第117-127页
   ·小结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1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磁性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及其外场调控
下一篇: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