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与立法
|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1章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 | 第13-23页 |
| ·思想渊源 | 第13-17页 |
| ·环境禁忌与图腾文化 | 第13页 |
| ·朴素的生态学思想 | 第13-15页 |
| ·"天人合一"思想 | 第15-16页 |
| ·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 | 第16-17页 |
|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的内容 | 第17-23页 |
| ·"屠钓之禁"及"时令"思想 | 第17-18页 |
| ·预防灾害的思想 | 第18-19页 |
|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的环境整治思想 | 第19-20页 |
| ·"倡俭戒奢"的环境资源节约思想 | 第20-21页 |
|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第21页 |
| ·佛教戒律的"不杀生" | 第21-23页 |
| 第2章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立法 | 第23-41页 |
| ·古代有无独立的环境法 | 第23页 |
| ·环境立法的表现形式 | 第23-24页 |
| ·环境保护机构 | 第24-25页 |
| ·环境保护的内容 | 第25-41页 |
| ·古代对于水资源的保护 | 第26-28页 |
|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 第28-30页 |
| ·城市环境的相关法规 | 第30-34页 |
| ·生物物种的保护 | 第34-36页 |
| ·植树造林的重视 | 第36-39页 |
|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第39-41页 |
| 第3章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对环境立法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古代环保思想对先秦立法的影响 | 第41页 |
| ·古代环保思想对秦以后立法的影响 | 第41-44页 |
| 第4章 古代环境保护的分析与评价 | 第44-49页 |
| ·进行环境保护的目的 | 第44-45页 |
| ·环境保护的生态目的 | 第44页 |
| ·环境保护的政治目的 | 第44页 |
| ·环境保护的经济目的 | 第44-45页 |
| ·环境保护的宗教目的 | 第45页 |
| ·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 | 第45-47页 |
|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第45-46页 |
| ·社会风尚正确引领 | 第46页 |
| ·人口的因素 | 第46-47页 |
| ·古代环境保护对现代的启示与借鉴 | 第47-49页 |
| ·设置机构,制定法令 | 第47-48页 |
| ·考虑环境恶化多种因素 | 第48页 |
| ·发展生产注意环境保护 | 第48页 |
|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