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设备跨界借鉴与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总析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14-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混凝土搅拌设备创新设计的现状与困境 | 第17-34页 |
·创新设计的概述 | 第17页 |
·创新设计的概念 | 第17页 |
·创新设计的特点 | 第17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设计的现状 | 第17-29页 |
·功能性特征 | 第18-26页 |
·造型特征 | 第18-22页 |
·空间特征 | 第22-24页 |
·色彩特征 | 第24-25页 |
·材质特征 | 第25-26页 |
·图形符号特征 | 第26页 |
·情感性特征 | 第26-28页 |
·与人的互动 | 第26-27页 |
·与环境的互动 | 第27-28页 |
·“人-机-环境”的关系 | 第28页 |
·企业文化性特征 | 第28-29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创新设计的困境 | 第29-33页 |
·经济成本的局限 | 第29页 |
·产品功能的局限 | 第29-31页 |
·设计团队的局限 | 第31-32页 |
·文化观念的局限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跨界借鉴与创新对混凝土搅拌设备设计的启示 | 第34-48页 |
·跨界借鉴的理念 | 第34-39页 |
·定义 | 第34页 |
·产生背景 | 第34-35页 |
·美学依据 | 第34页 |
·心理学依据 | 第34-35页 |
·功能学依据 | 第35页 |
·特点 | 第35-36页 |
·渗透性 | 第35-36页 |
·创新性 | 第36页 |
·新体验性 | 第36页 |
·方式 | 第36-39页 |
·元素的跨界借鉴 | 第36-37页 |
·功能的跨界借鉴 | 第37-38页 |
·设计思维的跨界借鉴 | 第38-39页 |
·跨界借鉴与创新设计的发展轨迹与方法 | 第39-44页 |
·启蒙时期 | 第39-40页 |
·跨界的起步 | 第39页 |
·融合式设计法 | 第39-40页 |
·新工艺的首次运用 | 第40页 |
·成型时期 | 第40-41页 |
·几何构成设计法 | 第40页 |
·组织化设计法 | 第40-41页 |
·成熟时期 | 第41-43页 |
·新科技的运用 | 第41-42页 |
·学科的融合 | 第42页 |
·风格的确立 | 第42-43页 |
·近现代时期 | 第43-44页 |
·历史借鉴设计法 | 第43页 |
·情感化设计法 | 第43-44页 |
·绿色设计理念 | 第44页 |
·跨界的借鉴与创新对混凝土搅拌设备设计的启示 | 第44-46页 |
·功能性方面的启示 | 第44-45页 |
·情感性方面的启示 | 第45-46页 |
·文化性方面的启示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基于跨界借鉴的混凝土搅拌设备设计方法构建 | 第48-61页 |
·跨界借鉴与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对象研究 | 第48-49页 |
·必要性 | 第48页 |
·借鉴对象 | 第48-49页 |
·借鉴对象的文化影响性 | 第48-49页 |
·借鉴对象的多领域结合性 | 第49页 |
·借鉴对象的成熟性 | 第49页 |
·借鉴对象的确定 | 第49页 |
·功能性跨界借鉴与创新设计研究 | 第49-54页 |
·形态构成方面 | 第49-51页 |
·建筑构成设计方法 | 第49-50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模块构成方法 | 第50-51页 |
·空间设计方面 | 第51-52页 |
·建筑空间设计方法 | 第51-52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操作空间设计方法 | 第52页 |
·材料技术方面 | 第52-53页 |
·建筑工艺运用方法 | 第52-53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新型工艺应用方法 | 第53页 |
·平面元素方面 | 第53-54页 |
·建筑色彩及导向系统 | 第53-54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新型涂装运用 | 第54页 |
·情感性跨界借鉴与创新设计研究 | 第54-56页 |
·人机交互方面 | 第54-55页 |
·建筑与人的互动 | 第54-55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情感性设计 | 第55页 |
·环境适应性方面 | 第55-56页 |
·建筑与环境的互动 | 第55-56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绿色设计 | 第56页 |
·文化性跨界借鉴与创新设计研究 | 第56-57页 |
·建筑文化元素 | 第56-57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文化传播 | 第57页 |
·混凝土搅拌设备跨界借鉴与创新设计方法 | 第57-60页 |
·创新设计方法内容 | 第57-59页 |
·功能性层面 | 第57-58页 |
·情感性层面 | 第58-59页 |
·文化性层面 | 第59页 |
·创新设计方法的应用模式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混凝土搅拌设备跨界设计体验与借鉴创新认知 | 第61-71页 |
·跨界案例设计概述 | 第61-63页 |
·跨界设计要素考量 | 第61-62页 |
·功能要素 | 第61页 |
·环境要素 | 第61-62页 |
·模拟场景 | 第62页 |
·限制要素分析 | 第62-63页 |
·跨界设计案例展示 | 第63-70页 |
·跨界创新设计方法的应用 | 第63-69页 |
·功能性层面 | 第63-67页 |
·情感性层面 | 第67-68页 |
·文化性层面 | 第68-69页 |
·整站效果展示 | 第69-70页 |
·案例总结及展望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