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喷气织造的优势 | 第11页 |
| ·织机控制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电子送经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2-16页 |
| ·气流引纬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6-18页 |
| ·喷气织机控制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3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9-22页 |
|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来源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 第2章 喷气织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2-44页 |
| §2.1 总体方案 | 第22-24页 |
| §2.2 硬件设计 | 第24-34页 |
| ·输入输出信号的确定 | 第25页 |
| ·通讯端口 | 第25页 |
| ·硬件的设计和选择 | 第25-34页 |
| §2.3 软件设计 | 第34-42页 |
| ·系统软件总体构架 | 第34-35页 |
| ·主端软件设计 | 第35-36页 |
| ·从端软件设计 | 第36-37页 |
| ·几个重要的子程序 | 第37-4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3章 织造过程经纱振动的分析与控制 | 第44-60页 |
| §3.1 经纱的本构关系 | 第44-46页 |
| §3.2 经纱振动的非线性分析 | 第46-58页 |
| ·经纱的基本模型 | 第47-48页 |
| ·经纱振动的数学模型 | 第48页 |
| ·Ⅰ、Ⅱ区经纱振动分析 | 第48-56页 |
| ·Ⅲ、Ⅳ区经纱振动分析 | 第56页 |
| ·经纱振动控制 | 第56-58页 |
| ·总结 | 第58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4章 电子送经控制算法的研究 | 第60-79页 |
| §4.1 织机送经系统模型的辨识 | 第60-67页 |
| ·系统辨识方法 | 第61-62页 |
| ·送经系统模型辨识 | 第62-6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7页 |
| §4.2 电子送经 PID 控制器设计 | 第67-71页 |
| ·PID 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 第67-68页 |
| ·送经系统一阶延迟模型的求解 | 第68页 |
| ·送经系统 PID 参数的整定 | 第68-71页 |
| ·结论 | 第71页 |
| §4.3 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71-78页 |
| ·功能要求 | 第71-72页 |
| ·系统模型 | 第72-73页 |
| ·工作原理 | 第73页 |
| ·模型控制中各参变量的关系 | 第73-78页 |
| ·总结 | 第7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5章 纬纱通道喷射气流动力学研究 | 第79-97页 |
| §5.1 主喷嘴气流对纬纱的作用力 | 第79-89页 |
| ·主喷嘴结构分析 | 第80-84页 |
| ·主喷嘴气流引纬的动力学分析 | 第84-8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6-88页 |
| ·结论 | 第88-89页 |
| §5.2 基于复势理论的气流引纬速度合成的研究 | 第89-96页 |
| ·辅喷嘴的结构 | 第89-90页 |
| ·气流合成分析 | 第90-94页 |
| ·气流合成的测试 | 第94-96页 |
| ·结论 | 第9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第6章 气流引纬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97-111页 |
| §6.1 纬纱张力的控制和短片段纬纱到达时间不匀的调整方法 | 第97-102页 |
| ·纬纱张力峰值的理论分析 | 第97-99页 |
| ·可编程纬纱张力控制器的设计思想 | 第99-101页 |
| ·总结 | 第101-102页 |
| §6.2 模糊引纬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102-110页 |
| ·引纬系统工作时序的设定基本原则 | 第102-103页 |
| ·气流引纬的模糊控制 | 第103-108页 |
| ·实验 | 第108-109页 |
| ·结论 | 第109-110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 第7章 电控系统的性能测试与总结 | 第111-121页 |
| §7.1 系统的组成 | 第111-113页 |
| §7.2 系统的性能测试 | 第113-118页 |
| ·短片段经纱张力不匀 | 第113-114页 |
| ·长片段经纱张力不匀 | 第114-115页 |
| ·纬纱张力峰值的测定 | 第115-117页 |
| ·纬纱到达时间平均值与均方差的测量 | 第117-118页 |
| §7.3 结论和展望 | 第118-121页 |
| ·本文总结 | 第118-119页 |
|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19-120页 |
| ·课题展望 | 第120-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 致谢 | 第126-127页 |
| 附录1 ZA209I 织机与 DH-AJC 系统在送经控制器的接口设计 | 第127-129页 |
| 附录2 ZA209I 织机与 DH-AJC 系统在引纬控制器的接口设计 | 第129-131页 |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 附录4 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