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含氮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稀土的重要性及其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稀土β-二酮类配合物 | 第13-14页 |
·稀土有机羧酸类配合物 | 第14页 |
·稀土大环类配合物 | 第14页 |
·高分子稀土发光材料 | 第14-15页 |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第15-19页 |
·稀土离子发光 | 第15页 |
·有机配体跃迁 | 第15-16页 |
·Antenna效应 | 第16-18页 |
·影响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因素 | 第18-19页 |
·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 第19-21页 |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在金属有机催化中的应用 | 第20页 |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第20-21页 |
·在稀土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 | 第21页 |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N-苯甲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 第23-2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试剂 | 第23页 |
·仪器 | 第23-24页 |
·N-苯甲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 第24-25页 |
·反应路线 | 第24-25页 |
·苯甲酰氯的合成 | 第25页 |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的合成 | 第25页 |
·N-苯甲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6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5-26页 |
·核磁氢谱分析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二元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 第28-38页 |
·实验主要药品和仪器 | 第28页 |
·实验药品 | 第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配合物Eu-NBP的合成 | 第28-29页 |
·结果讨论 | 第29-33页 |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29页 |
·紫外光谱 | 第29-30页 |
·荧光光谱 | 第30-33页 |
·热稳定性 | 第33页 |
·pH对配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33-34页 |
·金属离子对配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34-35页 |
·Fe~(3+)浓度对二元配合物的影响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三元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 第38-50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8页 |
·主要药品 | 第38页 |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配合物Eu-NBP-phen的合成 | 第38-39页 |
·物料配比对配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投料顺序对配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反应温度对配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结果讨论 | 第39-45页 |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39-40页 |
·紫外光谱 | 第40页 |
·荧光光谱 | 第40-44页 |
·热稳定性 | 第44-45页 |
·pH效应对三元配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金属离子对三元配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45-46页 |
·Fe~(3+)浓度对配合物的影响 | 第46-47页 |
·La、Eu混合三元掺杂配合物的合成 | 第47-49页 |
·掺杂配合物的合成 | 第48页 |
·掺杂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