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页岩气成藏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8页 |
·选题背景及论文依托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3页 |
·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 | 第9-11页 |
·页岩气成藏条件 | 第11页 |
·页岩气资源选区评价 | 第11-12页 |
·研究区及周缘页岩气勘探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5-17页 |
·获得的主要成果 | 第17-18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 | 第18-24页 |
·地层发育情况 | 第18-19页 |
·区域构造沉积演化 | 第19-21页 |
·构造单元划分 | 第21-22页 |
·断裂发育情况 | 第22-24页 |
第3章 页岩地质特征 | 第24-36页 |
·沉积环境 | 第24-25页 |
·页岩发育展布特征 | 第25-30页 |
·岩性 | 第25-29页 |
·厚度 | 第29页 |
·埋深 | 第29-30页 |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36页 |
·有机质类型 | 第30-31页 |
·有机质丰度 | 第31-34页 |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 第34-36页 |
第4章 页岩储层特征 | 第36-50页 |
·矿物组合特征 | 第36-38页 |
·储集特征 | 第38-45页 |
·储集空间类型 | 第38-41页 |
·孔隙度和渗透率 | 第41-43页 |
·孔缝发育对于页岩气储层的影响 | 第43-45页 |
·吸附性特征 | 第45-47页 |
·测井响应特征 | 第47-50页 |
·泥页岩测井响应特征 | 第47页 |
·含气泥页岩储层的定性识别 | 第47-50页 |
第5章 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 | 第50-64页 |
·构造作用和热演化史 | 第50-56页 |
·抬升剥蚀作用 | 第50-52页 |
·断裂和裂缝 | 第52-54页 |
·页岩构造演化与热演化的动态匹配关系 | 第54-56页 |
·封盖条件 | 第56-58页 |
·页岩层系自身封盖性 | 第56-57页 |
·区域盖层 | 第57-58页 |
·地层水条件 | 第58-60页 |
·地层水矿化度和水型 | 第58页 |
·区域水动力条件 | 第58-60页 |
·天然气组分 | 第60页 |
·压力条件 | 第60-62页 |
·页岩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技术体系 | 第62-64页 |
第6章 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及资源潜力分析 | 第64-79页 |
·页岩气发育有利区优选 | 第64-71页 |
·海相页岩气分布区优选标准 | 第64-66页 |
·页岩气形成的物质基础 | 第66页 |
·页岩气显示情况 | 第66-70页 |
·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 | 第70-71页 |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 第71-79页 |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 第71-72页 |
·含气量计算 | 第72-76页 |
·有利区资源量计算 | 第76-79页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