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顶板砂岩富水性多元信息预测模型与应用
附件 | 第1-4页 |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Contents | 第9-11页 |
图清单 | 第11-13页 |
表清单 | 第13-15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6-22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22-38页 |
·井田位置及交通 | 第22-24页 |
·地层 | 第24-32页 |
·构造 | 第32-38页 |
3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第38-58页 |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38-41页 |
·矿井含隔水层 | 第41-47页 |
·断层的导水性 | 第47-49页 |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 第49-58页 |
4 3 煤顶板富水性预测评价 | 第58-88页 |
·含水层富水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59页 |
·含水层富水性预测评价模型 | 第59-60页 |
·预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0-70页 |
·东部已开采采区富水性的对比验证 | 第70-78页 |
·各因素权重计算 | 第78-80页 |
·各指标对富水性影响的预测结果及分析 | 第80-86页 |
·西部采区富水性的预测结果及其分析 | 第86-88页 |
5 基于富水性分区的西部采区涌水量预计 | 第88-98页 |
·西部采区概况及涌水量统计 | 第88-90页 |
·基于富水性分区图预计采区涌水量 | 第90-91页 |
·大井法预计西部各采区涌水量 | 第91-98页 |
6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作者简历 | 第103-10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