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患者MMP-9和TIMP-1的影响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第1章 对象与方法 | 第7-11页 |
| ·试验对象 | 第7-8页 |
| ·一般资料 | 第7页 |
| ·诊断标准 | 第7-8页 |
| ·纳入标准 | 第8页 |
| ·排除标准 | 第8页 |
| ·病例剔除标准 | 第8页 |
| ·中止试验标准 | 第8页 |
| ·试验药品 | 第8页 |
|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8-9页 |
| ·试验试剂 | 第8-9页 |
| ·试验仪器 | 第9页 |
| ·试验方法 | 第9-10页 |
| ·试验用药 | 第9页 |
| ·安全性观察 | 第9页 |
| ·血液指标的测定 | 第9页 |
| ·血瘀症积分 | 第9-10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0-11页 |
| 第2章 结果 | 第11-13页 |
|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 | 第11页 |
| ·治疗前后两组MMP-9、TIMP-1及其比值 | 第11页 |
| ·两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 | 第11-12页 |
| ·随访情况及不良反应 | 第12-13页 |
| 第3章 讨论 | 第13-16页 |
|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13页 |
| ·各类炎症细胞与AS | 第13页 |
| ·淋巴细胞与AS | 第13页 |
| ·巨噬细胞与AS | 第13页 |
| ·参与AS的主要炎症因子 | 第13-14页 |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AS | 第14页 |
| ·新血府逐瘀软胶囊方解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14-15页 |
| ·研究结果 | 第15-16页 |
| 结论 | 第16-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
| 综述 | 第19-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