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测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国际背景 | 第11页 |
·国内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9-20页 |
·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包容性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概念内涵 | 第21-30页 |
·包容性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1页 |
·贫困理论 | 第21-22页 |
·社会排斥理论 | 第22-2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公平理论 | 第24页 |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及内涵界定 | 第24-30页 |
·包容性增长的定义 | 第24-26页 |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 第26-28页 |
·包容性增长的特征 | 第28-30页 |
3 包容性增长指标体系分析与创建 | 第30-35页 |
·包容性增长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30-31页 |
·指标体系创建 | 第31-32页 |
·指标体系分析与解释 | 第32-35页 |
4 包容性增长水平测度方法的分析与选取 | 第35-40页 |
·包容性增长水平测度方法的分析与选取 | 第35-37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5-36页 |
·TOPSIS 法 | 第36-37页 |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分析与选取 | 第37-39页 |
·赋权方法的分析与选取 | 第39-40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39页 |
·变异系数法 | 第39-40页 |
5 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测度 | 第40-55页 |
·包容性增长的整体发展水平测度 | 第40-45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40-41页 |
·基于因子分析的模糊隶属度综合评价法测度过程 | 第41-44页 |
·包容性增长整体发展水平的判断 | 第44-45页 |
·包容性增长水平的区域差异测度 | 第45-49页 |
·基于变异系数的 TOPSIS 法测度过程 | 第45-48页 |
·包容性增长水平的区域差异的判断 | 第48-49页 |
·包容性增长水平的动态变化测度 | 第49-55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49-50页 |
·包容性增长水平的动态变化测度过程 | 第50-52页 |
·包容性增长水平的动态变化的基本判断 | 第52-55页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5页 |
·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总体思路 | 第55-56页 |
·具体措施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