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国家理论论文--国家与民族、国家与人民论文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构建路径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5页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4-15页
2 公民社会的起源与发展第15-22页
   ·城邦制度——公民社会的起源第15-17页
   ·中世纪城市自治概念上的公民社会第17-18页
   ·文明与政治社会的融合第18-20页
   ·20 世纪以来关于公民社会的探讨第20-22页
3 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背景第22-28页
   ·全球范围内的公民社会复兴第22页
   ·公民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兴起第22-24页
   ·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社会存在的可能性第24-25页
   ·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的催化剂第25-28页
4 以宪法为介从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过渡的努力第28-36页
   ·清朝末年关于立宪的首次主张第28-31页
     ·历史背景第28-29页
     ·宪法性文件的出台第29-31页
     ·关于清末立宪的评述第31页
   ·中华民国时期的立宪之路第31-33页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第31-32页
     ·北京政府时期第32页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第32页
     ·关于中华民国时期立宪之路的评述第32-33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宪政道路上的探索第33-36页
5 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困难与要素第36-52页
   ·我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发展障碍第36-38页
   ·中西公民社会构建路径的差异第38-41页
     ·“两个阶段”与“三个阶段”第39页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第39-40页
     ·“自发演进”与“人为建构”第40-41页
   ·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因素第41-5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第41-42页
     ·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第42-43页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第43-45页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养第45-48页
     ·扩大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第48-50页
     ·促进网络公民社会的健康发育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后记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体性事件与中共基层党组织作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民微博政治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