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8页 |
一、 爆炸罪的相关案例 | 第8-13页 |
(一) 案情介绍 | 第8-9页 |
1. 案例一 | 第8-9页 |
2. 案例二 | 第9页 |
(二) 案例争议焦点 | 第9-13页 |
1. 案例一的争议焦点 | 第10-11页 |
2. 案例二的争议焦点 | 第11-13页 |
二、 案例争议焦点问题的刑法学分析 | 第13-25页 |
(一) 爆炸罪的犯罪形态 | 第13-20页 |
1. 危险犯的既遂、未遂和中止 | 第13-16页 |
2. 爆炸罪的既遂 | 第16-17页 |
3. 爆炸罪的未遂 | 第17-18页 |
4. 爆炸罪的中止 | 第18-20页 |
(二) 爆炸罪的罪数问题 | 第20-23页 |
1. 涉爆犯罪的牵连犯问题 | 第20-22页 |
2. 涉爆犯罪的想象竞合问题 | 第22页 |
3. 涉爆犯罪法条竞合问题 | 第22-23页 |
(三) 爆炸罪的刑事责任 | 第23-25页 |
1. 非实害犯的法定刑适用 | 第23-24页 |
2. 实害犯的法定刑的适用 | 第24-25页 |
三、 案例结论及理由 | 第25-29页 |
(一) 案例一的结论及理由 | 第25-27页 |
1. 陈中和构成爆炸罪 | 第25-26页 |
2. 陈中和的行为只应定一个爆炸罪,而不应定数罪 | 第26页 |
3. 判处陈中和 8 年有期徒刑符合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 | 第26-27页 |
(二) 案例二的结论及理由 | 第27-29页 |
1. 冀中星构成爆炸罪 | 第27-28页 |
2. 判处冀中星 6 年有期徒刑符合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 | 第28-29页 |
四、 案例引发法律问题的反思和建议 | 第29-32页 |
(一) 案例引发法律问题的反思 | 第29页 |
(二) 完善爆炸罪的建议 | 第29-32页 |
1. 条文中应当对爆炸罪做出详尽的规定 | 第29-30页 |
2. 法定刑中应规定适当的财产刑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