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导论第10-16页
 一、研究的背景和价值第10-11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的价值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页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一) 论文的创新第14-15页
  (二) 论文的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核心概念阐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一、核心概念解析第16-17页
  (一) 矛盾第16页
  (二) 农村干部第16页
  (三) 农民群众第16页
  (四) 农村干群关系第16-17页
  (五) 农村干群关系的特点第17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第17-19页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史观第19页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平正义理论第19-21页
第二章 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发展现状第21-31页
 一、关于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现状分析第21-24页
  (一) 农村干群矛盾数量增幅的变化第21-22页
  (二) 农村干群矛盾发生领域的变化第22-23页
  (三) 农村干群矛盾表现形式的变化第23-24页
  (四) 农村干群矛盾冲突焦点的变化第24页
 二、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主要表现第24-27页
  (一) 部分群众与基层干部彼此冷漠甚至敌视第24-25页
  (二) 部分群众对基层党政组织不完全信任第25-26页
  (三) 上访和越级上访呈上升趋势第26页
  (四) 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第26-27页
 三、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成因分析第27-31页
  (一) 农村经济不发达且利益分配不均衡第27-28页
  (二) 农村政治改革迟缓,领导监督机制不完善第28-29页
  (三) 群众与干部素质不高第29页
  (四) 社会宣泄机制不畅,刚性维稳第29-31页
第三章 正确处理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对策思考第31-42页
 一、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第31-33页
  (一) 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第31-32页
  (二) 充分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保障农民利益实现第32-33页
  (三) 建立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第33页
 二、提高农村的政治与法治水平第33-38页
  (一)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第34页
  (二) 加快推动农村民主建设,充分保障农民政治权利第34-35页
  (三) 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努力建构服务型政府第35-36页
  (四) 深化反腐倡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第36-37页
  (五) 发展和完善现有的行政问责制度第37页
  (六)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真正做到依法执政第37-38页
 三、强化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第38-40页
  (一) 加强对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38-39页
  (二) 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管理水平第39-40页
 四、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村社会建设第40-42页
  (一) 着力解决农民生活困境,切实改善民生第40页
  (二) 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实现柔性维稳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失地农民现代意识培育研究
下一篇: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