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像在当代油画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绪论 | 第10-11页 | 
| 一 影像文化与当代油画 | 第11-15页 | 
| (一) 影像文化的兴起 | 第11-13页 | 
| (二) 影像文化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 第13-15页 | 
| 二 影像在当代油画中应用的方式、现状 | 第15-23页 | 
| (一) 复制、挪用 | 第15-17页 | 
| 1 大众文化波普:安迪.沃霍尔 | 第15-16页 | 
| 2 中国式政治波普:王广义 | 第16-17页 | 
| (二) “绘制”照片 | 第17-18页 | 
| 1 图像性绘画:格哈德.里希特 | 第17-18页 | 
| (三) “照相”写实 | 第18-20页 | 
| 1 冷峻的刻画:查克.克洛斯 | 第18-19页 | 
| 2 温情的刻画:罗中立 | 第19-20页 | 
| (四) “叙事化”视角 | 第20-23页 | 
| 1 美国中产阶级的图画:埃里克.菲舍尔 | 第20-22页 | 
| 2 中国式“小人物”的生活:刘小东 | 第22-23页 | 
| 三 影像在当代油画中应用的价值与局限性 | 第23-28页 | 
| (一) 价值 | 第23-25页 | 
| 1 使绘画创作过程更具时效性 | 第23-24页 | 
| 2 使绘画创作素材更具丰富性 | 第24页 | 
| 3 使绘画创作方式更具灵活性 | 第24-25页 | 
| (二) 局限性 | 第25-28页 | 
| 四 影像在当代油画中应用的局限性的应对思想 | 第28-35页 | 
| (一) 理性运用素材的态度、方法 | 第28-30页 | 
| (二) 关注观念在画面中的再现 | 第30-31页 | 
| (三) 重视情感在画面中的表达 | 第31-33页 | 
| (四) 重拾写生的现实意义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8-39页 |